陈白沙纪念馆位于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白沙大道西37号,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800平方米,是一座以保护明代古建筑群为主体的庭院式
历史名人纪念馆。
建设背景
一九九三年十月,江门市人民政府为纪念陈白沙诞辰565周年,加强对白沙祠四周的环境整治美化,决定以白沙祠为主体,扩建陈白沙纪念馆。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六年三月,编制扩建规划并经省内文物专家反复论证、修订,报请江门市规划局审批。一九九六年六月至一九九七年九月,实施陈白沙纪念馆首期建设工程,一九九九年四月至二000年九月,实施陈白沙纪念馆第二期工程,从而达到现在的规模。
布局展示
该馆以建于明代的白沙祠和木石牌楼(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主轴,正前方是白沙先生铜像广场和陈白沙纪念馆的新建牌楼。牌楼内的用地范围均以围墙围绕。白沙祠前的东西两侧,建有书画廊和碑廊,还有怀沙亭、讲学亭、文献亭、嘉会楼、旅游服务部以及荷花池、泮池等园林式建筑。
白沙祠的东侧,是陈白沙事迹陈列室的三个展区,常年展出陈白沙的事迹及墨宝等名片。距白沙祠东北角约50米处,是一个建于明代弘治十年(1497年)的陈白沙父母合葬墓,墓碑石白沙先生用茅龙笔书写的。四周松柏长青。
白沙祠的西侧,保留了白沙故里的若干旧民居,民居内按民俗风貌布置居室家具,开辟为民俗展区,供游客参观。在白沙故里的北端,建有小庐山碑亭及观景长廊。绿草如茵,竹影婆娑,现已成为江门市民喜爱参观游览的江门市历史文化景点。
人物简介
陈白沙是岭南地区获准进入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孔庙)朝拜的文人,故称作为“岭南第一人”。
陈白沙(1428—1500年),
明代著名的自然主义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生命科学家,岭南古琴第一人。陈白沙是广东一位从祀孔庙的
大儒,是明代
心学的
奠基者。从陈献章倡导涵养心性、静养“端倪”之说开始,明代
儒学实现了由
理学向
心学的转变,成为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创立了“以道为本,以自然为宗,学贵自得,学贵知疑“的”白沙学说”或称“
江门学派”。陈白沙原名
陈献章(1428年—1500年),字公甫,号石斋,别号碧玉老人、玉台居士、江门渔父、南海樵夫、黄云老人等。明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十月二十一日出生于新会县(今属江门市新会区)都会村。是处士陈乐芸的遗腹子,其母是节妇林氏。
宣德三年九月,陈乐芸病逝,享年二十七岁,殁后约一月,陈献章才出世,兄陈献文,时五岁,母林氏,时二十四岁。陈献章十岁时,其母林氏效孟母择邻而居的典故,举家从都会村迁至白沙村,后陈献章在白沙村讲学并扬名于世,学界咸称取为白沙先生。
陈献章自幼聪颖好学,得贤母林氏的悉心教育抚养,能诗善文,且志存高远,弱冠便充色庠生,二十岁时参加乡试,中第九名举人。二十一岁参加戊辰会试,中副榜进士。告入国子监读书。景泰二年再次参加会试,落第。二十七岁时,陈献章尽弃举子业,另觅蹊径,寻求做作圣之道,前往江西拜著名学者
吴与弼为 师,探究伊洛渊源。得吴与弼(康斋先生)鞭策,发奋向上。二十八岁时,便回到白沙村,修筑春阳台,足不出户,遍览古今典籍,并令家人每天从窗外端进饭菜,草草用餐,谓之“穴壁馈餐”,困极,则以清水洗脸濯足,如是者过了一两年,学问上仍无头绪,而由于日夕苦读其中,身体也差不多累垮了。他这种死读书的方法,当然是仍未有所得,也就是此心与此理并未吻合。所幸的是,白沙先生觉醒到迷途未远,于是乎舍繁取约,唯在静坐,从静坐中养成端倪。“久之,然后见吾此心之体呈露,常若有物,日用间种种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衔勒也。体认物理,稽诸圣训,各有头绪来历,如水之有源委也”。遂“洗之以长风,荡之以大波”,于是尽扫夙习,“或浩歌长林,或孤啸绝岛,或弄艇投竿于溪涯海曲”,最终创立“以道为本,以自然为宗,学贵知疑,学贵自得”的江门学派,以道德显天下。
白沙先生倡行教育兴国,他说:“世间美恶存乎人,人之贤否存乎教。”“自古有国有家者,未始不以兴学育才为务。”设小庐山书院,传授学业。奉行孔圣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学业,贫富贵贱,才不才共之,无此择于其人。”“出其门者,多以清苦自立,不以富贵为意。其高风所激远也。历任明朝礼部、吏部、兵部尚书的
湛若水,便是师承白沙先生,更因他在白沙先生“以道为本,以自然为宗”的学说上,更进一步提出“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的主张,深得白沙先生的赞赏。白沙先生临终前将其讲学之所钓鱼台,交与湛若水收执,以示衣钵相传。
白沙先生善于写诗,讲学时亦往往寓教于诗,称为“诗教”。白沙诗善于抒发自然之心胸,绝无矫揉造作或无病呻吟之弊端,时与翰院派诗人庄定山齐名,称南陈北庄。白沙先生在三十九岁那年,曾游太学,祭酒官邢让为试其才,命白沙先生和诗一首,白沙先生遂作《
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诗,邢让大为赞赏,连呼“龟山不如也”。白沙先生扬名于朝,一时间朝中争相与之同游。
白沙先生在五十六岁那年,受荐入京,京城传为圣人复出。白沙先生因母病,向成化皇帝乞疏终养,恩准,朝廷并授以翰林院检讨之职,亲终疾愈仍未来供职。白沙先生谢恩南归。至弘治十三年,给事中吴世忠再荐尚书王某、侍郎刘某、祭酒谢某及白沙先生等八人入朝供职,任命书将到,白沙先生已于是年二月初十病逝,享年七十三岁。
陈白沙先生在
江门的遗迹很多,除“楚云台”、“春阳台”、“庐山书院”、“嘉会楼”等早已湮没外,尚存有“
白沙祠”、“碧玉楼”、“贞节碑坊”等,均为明代建筑。其中贞节牌坊且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钓台故址”、“ 白沙公园”等纪念建筑物。
茅龙笔
白沙先生同时也是明代岭南最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植根于欧阳询和苏东坡,深得其结体筋骨阳刚之气,并参以二王,怀素的灵动之势,深受后世书法家的赞扬。晚年时期,白沙先生更束茅为笔,独创茅龙书法,以苍涩医甜熟,以枯峭医软弱,一洗元明间柔弱萎靡的书风,在书坛享有盛誉。白沙先生曾有“茅君稍用事,入手称神工”“笔下横斜醉始多,茅龙飞出右军窝”“耻独不耻独,茅锋万茎香”等名言佳句。白沙先生现留下来的书法书迹很多,如岭南第一碑《慈元庙碑》(石刻行书)、《“忍”字赞》(木刻行书)、《种萆麻》(纸本手卷,行草书)等。白沙茅龙笔,蜚声海内外,经过世代相传,现已被国家公布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陈白沙纪念馆监制的白沙茅龙笔,是选取圭峰山上野生的锋茅草,用传统的茅龙笔制作工艺,经选材、敲击纤维、防腐浸洗、扎束梳理成型等多项工序精制而成。笔锋尖挺,笔肚圆健富有弹性,笔杆造型古朴高雅。只要水墨含量适中,在书写或作画时便容易形成自然的“牵丝”及“飞白”效果,深受书画名家的喜爱。我省已故的书画名家麦华三、杨善琛、黄兆纪以及健在的书画家欧广勇、陈永锵、薛剑虹、张瑞亨、李卓见等,均喜以茅龙笔进行书画创作,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妙效果。
参观指南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白沙大道西37号
邮编:529000
乘车路线:2路 、6路 、14路 、17路 、103路、113路、118路,白沙祠站下车。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照常开放
门票:免费
预约讲解:50元/场次,另馆内提供免费语音导览系统机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