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赴美,曾任美国《美东时报》记者,美国中文电视台记者,现为《
美洲文汇周刊》
负责人。出版过畅销书《
告诉你一个真美国》、《纽约意识》和《美国之后》等。
采访陈燕妮是一个我蓄谋已久的计划,可是她远在
美国。没想到这次一个很意外的机会让我来到了
加州,先是领略了著名的加州阳光,然后就是巧遇陈燕妮。我吃了她请客的美国狗不理包子,酒足饭饱后对她说:“到你家实地考察一下吧!我想告诉读者一个真陈燕妮!”
北京军队大院长大的陈燕妮果然爽快,于是我们就乘着她那辆新坐骑———银灰色的奔驰560(它的前任是一辆宝马,刚刚被换掉)在洛杉矶温柔的冬夜里开始走近陈燕妮。
陈燕妮来到
美国后也经历了初到美国时所面临的经济窘迫,她曾经给一份英文报社送过报纸,整个送报过程需要几个小时,所有沉重的报纸托在两只手上,在
曼哈顿的大楼中上下来回穿梭,而工资只有17美元。“当时自己手里如果有20美元都会
一溜烟地跑到银行去存一下,生怕弄丢了。也时常为坐地铁要花去一个美元而感到心疼。”陈燕妮的追忆很是感慨。
当记者时,她是那份周报里惟一的一个新闻记者,一个人包揽所有大小16个版面的文字写作。在第一本书《
告诉你一个真美国》出版之后,她移居洛杉矶,
创办了自己的报纸《
美洲文汇周刊》。
如今《美洲文汇周刊》风行全美国,可以说是在美国的中国移民最爱看的一张报纸。从美国的东部到西部,从纽约到辛辛那提,从西雅图、休斯顿到芝加哥,到处都能看到《美洲文汇周刊》的踪影,这些地区的很多超级市场、书店、录像带租赁店、华人的文化机构里都有《美洲文汇周刊》的大量发行,88个版面的厚度(广告太多)不得不靠订书钉来装订,它的可读性使得无数人成为他的忠实读者,对它好评如潮。
有从大陆去的记者目睹了陈燕妮一天的工作状况:整整一天,她总共接了33个电话,看了8个版面的稿件,还安排了一个业务人员来面谈。她的办公室内放着很多台电视机,每个电视机都全天开放着。除此之外她还同时收听着两个广播电台的广播。在她硕大的办公室一侧还堆积着如小山一般的各类报纸杂志。应该说,陈燕妮从
创办报纸开始,十几年时间里,差不多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
陈燕妮说:“我觉得全世界最难的工作之一就是移民在海外办报刊,说实话,海外的中文等非主流媒体其实活在社会的边缘,一方面它受到移民们的需要,另一方面却又没有主流媒体那么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国内的同行是不能体会到在美国做一份中文媒体的辛酸的。从经营的角度来说,限于人力的昂贵、
新闻纸价格的飞涨,移民报纸经营之困难实在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
“如今国内的各种媒体已经进入美国,中文文化载体的竞争也相当激烈,比如我所居住的洛杉矶,全美以洛杉矶为总部地点的中文平面媒体就达50家之多。更不要说中文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各种中文媒体的大量进入,全部加起来,媒体数量几乎上百。”
话是这么说,如今的陈燕妮在美国的状态早已
如鱼得水。她现住在由自己设计而建成的占地900平米的大house里,咖啡色的外墙和有两层楼高的黑色铁艺大门将豪华与美丽集为一体,三层的大宅里有电梯上下,
明式家具、雕花图案与欧美顶级名牌的皮沙发争相媲美,中西合璧的陈设使得整个房子透露出一种文化的味道。早在多年前,陈燕妮就曾为
结婚纪念日实在想不出让老公送什么嗟叹:“曾经想要的东西现在几乎全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