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云,1964年8月生,湖北省武穴市人。现为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人物经历
1983年9月考入湖北大学中文系,先后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1993年9月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师从著名学者王达津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8月毕业后至
武汉大学中文系编辑学教研室任教,1999年9月起转至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现为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词学、明清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近年来致力于近现代诗学和词学的研究。
出版图书
主要贡献
主要学术著作有《清代前中期词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清代诗学》(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清代词学发展史论》(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等,编撰或参与编撰有有《感应美学》、《清诗话考述》、《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等。在《词学》、《光明日报》、《文学评论》、《民族文学研究》、《中华文史论丛》、《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学报》、《中山人文学报》、《汉学研究通讯》等发表论文80余篇,论文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
专著
1.中国古典诗学的还原与阐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2.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二十世纪清词研究,台湾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4.明清词研究史(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清代词学发展史论,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6.清代诗学(合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清代前中期词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编著
1.《新译清词三百首》,台北三民书局2015年版。
2.《赵尊岳集》(整理),凤凰出版社2015年版。
3.《
中国文学批评史学术档案》(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2012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主编),马来亚大学,2012年版。
5.《
梁章钜科举文献二种校注》(合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
中国山水文化》(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文史论文
1.《乐记》情感论辨析,《
湖北大学学报》1991年增刊号。
2.论诸葛亮的政治思想及其形成原因,《湖北大学学报》1992年增刊号。
3.春秋雅俗乐之争与当代文艺学发展方向的思考,《通俗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
4.“士”与战国时期的传播艺术,《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5.先秦时期的“说”诗方式,(台北)《孔孟月刊》42卷第6期(2004年3月)。
6.先秦时期诗歌的传播,《
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6期。
7.古典意境的符号学诠释,《东方丛刊》1993年第4期(广西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
8.隐逸·山水·士人审美心态,《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9.审美感应与山水文化,《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0.汉语与山水诗的造境,(台北)《国文天地》第210期(2002年11月)。
11.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小道”,(香港)《学术前沿》2004年第9期。
12.张问陶诗歌思想的发展,《张问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年6月)。
13.杜濬与清初遗民诗学,《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20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14.王渔洋的神韵说与王维的山水诗画,《王维研究》第四辑(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
15.叶燮论杜诗,《
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4期。
16.论晚明小品的世俗性,《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7.论晚明山阴祁氏女性文学群体,《
2006明代文学论集》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合理有序地利用文化遗产,《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5年10月13日。
19.网络文学的审美品位,《光明日报》(网络周刊)2000年5月10日。
唐宋词学论文
1.清人对清真词的解读,《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2.清初词坛的“尊柳”与“抑柳”,《
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词学》第十五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论丛》中华书局2006年版。
3.唐五代词与清代的词学论争,《
唐代文学研究》第十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柳永词在清代的传播与清代词学观念的转变,《柳永新论》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版。
5.杜甫与“词中少陵”,《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3期。
6.稼轩风在清初的“回归”,《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7.唐宋词籍在明末清初传播述略,《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8.云间派接受唐宋词之“进路”——以陈子龙、蒋平阶、宋征舆为例,《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论丛二编》中华书局2007年版。
清代词学论文
1.崇祯末年至康熙初年的词学思潮,《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2.评康熙时期的选词标准,《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6期。
3.论康熙年间词学的南北宋之争,《
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2期。
4.文学传统与纳兰性德的词学思想,《渤海学刊》1998年第1期。
5.临桂派词学思想的发展,《湖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6.浙派词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东方丛刊》1999年第4期。
7.清代词学尊体与古代文学价值观,《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8.嘉庆年间词学思想的新变,《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9.康熙年间词学的辨体与尊体,《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10.张惠言的词学与易学,《周易研究》200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6期。
11.论康熙年间河南词人群的词学思想,《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 期。
12.论同光之际江浙词坛的词学思想,《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3.清代词学的诗学化,《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5期。
14.论道光时期的浙派词学,《
孝感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5.浙西词派与宋词在清代的传播,《文学评论》2000年青年学者专号。
16.道光年间词学思想的发展,(台湾)《中山人文学报》第11期(2000年10月)。
17.清代词学与杜甫的诗歌思想,《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18.谢章铤与浙派,《人文论丛》2001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19.陈廷焯“沉郁”说与古代的诗学传统,《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第2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第六辑(台湾学生书局2001年12月版)。
20.清代的“词史”意识,《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
21.道光年间词学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
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1期(春之卷)。
22.常州派与近代词学中的解释学思想,《求是学刊》2002年第5期。
23.《云韶集》与陈廷焯初期的词学思想,《湖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24.20世纪清代词学文献整理述略,《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5期。
25.清初词学的话语建设,《齐鲁学刊》2003年第3期。
26.陈廷焯的师友交往与词学立场的转变,《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27.嘉、道以来“声律词派”的发展及其词学成就,《中华文史论丛》第78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三届国际暨第八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高雄中山大学清代学术研究中心2004年7月版)。
28.清代的词籍出版与词学中兴,(台中)《中国文化月刊》第278期(2004年2月)/《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论丛》中华书局2006年版。
29.清代词学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光明日报·文学遗产》2004年4月7日。
30.乾嘉学派与清代词学,《文艺研究》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9期。
31.纳兰性德文学接受述论,《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32.咸、同时期淮海词人群体综论,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近代词学论文
1. 刘永济与传统词学的现代化,《长江学术》第3辑(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2.叶恭绰论词及其对现代词学的贡献,《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刘永济《词论》与《文心雕龙》之相关性考辨,《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1期。
4.胡适与20世纪的中国词学,《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
5.从传统到现代的词学传型——俞平伯家族的词学史,《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2期。
6.论晚清常州词派尚“涩”,《东方丛刊》2005年第4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7.南社论词之两派及其词学史意义,《文与哲》(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第七期(2005年12月)。
8.赵尊岳《明词汇刊》的学术价值,《明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刘永济与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遗产》2003第第6期。
学术史论文
1.《白雨斋词话》在20世纪的回响,《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二十世纪大陆地区清代词学文献整理述略,《书目季刊》36卷第2期(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9月版)。
3.1900~1919年的清词研究,《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1期。
4.1919—1929年的清词研究,《清代学术研究通讯》(高雄中山大学清代学术研究中心主办)第7辑(2004年3月)。
5.1930-1949年清词的总体研究,(台北)《汉学研究通讯》2003年第3期。
6.近五十年来港台地区纳兰性德词研究述评,《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7.近二十年来大陆地区清词研究述评,《人文论丛》2004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8.最近二十年来港台地区清词研究述评,(台北)《书目季刊》2004年第3期。
9.近二十五年来纳兰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原载《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10.20世纪清词研究的现代化进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4期要目辑览。
11.二十世纪的清代女性词研究,《
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1期。
12.二十世纪的明词研究,《中州学刊》2003年第6期。
13. 明词研究二十年,《明代研究通讯》第六辑(台北乐学书局2003年12月版)
14.蒋春霖研究史述略,《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5.顾春研究的世纪回顾,《满族研究》2005年第2期。
16.近现代词学史上的纳兰词研究,《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学术综述
1.二十世纪大陆地区清代词学文献整理述略,《书目季刊》36卷第2期(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9月版)。
2.1919—1929年的清词研究,《清代学术研究通讯》(高雄中山大学清代学术研究中心主办)第7辑(2004/03)。
3.刘永济与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遗产》2003第第6期。
4.1930-1949年清词的总体研究,(台北)《汉学研究通讯》2003年第3期。
5.近五十年来港台地区纳兰性德词研究述评,《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6.近二十年来大陆地区清词研究述评,《人文论丛》2004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0)。
7.最近二十年来港台地区清词研究述评,(台北)《书目季刊》2004年第3期。
8.近二十五年来纳兰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原载《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9.二十世纪的清代女性词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1期。
10.二十世纪的明词研究,《中州学刊》2003年第6期。
11. 明词研究二十年,《明代研究通讯》第六辑(台北乐学书局2003/12)。
12.蒋春霖研究史述略,《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3.顾春研究的世纪回顾,《满族研究》2005年第2期。
14.近现代词学史上的纳兰词研究,《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5.北美地区中国词学研究述评,《汉学研究通讯》2014年第4期(2014/11)。
16.北美地区中国文学性别研究述评,《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年度报告2012》。
17.近五十年来港台地区八股文研究之述评,台湾研究所集刊2015(待刊)。
承担课题
1.八股文批评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0。
2.中国词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2009。
3.八股文批评史,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010。
4.中国现代词学经典研究,武汉大学211三期项目,2009。
5.北美地区中国文学的性别研究,武汉大学社科基金项目,2010。
6.近代词人群体研究,武汉大学社科基金项目,2006。
7.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与接受,武汉大学211二期项目,2003。
8.北美地区中国词学最新研究动态述评,武汉大学社科基金项目,2012。
9.欧美地区中国文学史书写方法及启示,武汉大学社科基金项目,2015。
获奖记录
2001,中南地区人民出版社第二十三届优秀社科图书奖。
2004,湖北省第四届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7,武汉大学第十一届
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8,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2005-2006年度优秀学术专著二等奖。
2011,湖北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2,武汉大学第十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