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之(1884~1969),浙江省鄞县人。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6年先后毕业于日本仙台第一高等学校及日本帝国大学医学院,旋在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病理研究室、传染病研究所工作,原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医处处长。
人物生平
陈方之(1884~1969),浙江省鄞县人。民国元年(1912年)、1917年先后毕业于日本仙台第一高等学校及日本帝国大学医学院,旋在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病理研究室、传染病研究所工作,1926年获日本帝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回国。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医处处长、内政部卫生司司长、国民政府侍从室医官、中央卫生试验所所长、南京市鼓楼医院院长兼第一内科主任等职。
陈方之为国内最早研究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家,在日本工作时即从事血吸虫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提出该病的毒素性脾肿的病理变化机理,撰文刊于日本《实验医学杂志》,被日本《寄生虫学》教科书引用。西方学者以钉螺外壳形态、直楞有无和磨板齿列差异分类,陈方之对血吸虫病传播媒介钉螺的生态学作深入研究,提出中国钉螺外形随所居环境而异的新见解,对血吸虫病流行规律和防治对策有重大意义。此后,又调查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地区钉螺分布及渔民、农民血吸虫病感染情况,所撰的调查报告为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大规模防治血吸虫病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陈方之被聘为中央卫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及上海市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技正,主持和参加血吸虫病防治试点区的调查研究和防治效果考核,撰写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