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9年接受父亲陈明宗的禅位,成为大越皇帝,当时年仅十岁。尊明宗为
太上皇,由明宗执掌朝政。
陈宪宗是明宗与明慈皇太妃的儿子,
1319年出生。陈明宗有立陈旺为太子的意图,但因陈旺的
庶子身份而遭到了部分朝臣的反对。陈朝大臣分为两派:一派以国丈
陈国瑱为首,认为应立嫡子为嗣;另一派以
陈克终为首,支持
明宗立陈旺为太子。两派互相攻击,最后陈克终成功使陈旺成为皇太子。而陈国瑱则被监禁,最后死于狱中。
陈宪宗即位以后,陈朝许多著名的文臣武将,诸如
陈日燏(死于
1330年)、
陈克终(死于
1330年)等相继逝世。陈朝开始出现朝中无人的状况。宪宗继续与
元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于
1330年遣邓世延向元朝
朝贡。但他却与
哀牢、
占城持敌对态度。
1335年,太上皇
陈明宗亲自出征哀牢,为哀牢所败,重臣
段汝谐亦殁于此役。
1339年,名将陈庆余也病逝,对陈朝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1341年,宪宗病逝,年仅23岁。因宪宗只有一个女儿,太上皇
陈明宗令自己的第十子,也就是宪宗的弟弟陈暭继承皇位,是为
陈裕宗。
虽然越南官修史料《
大越史记全书》称他“天资英睿”,但他在位期间朝政始终都是由父亲
陈明宗把持着,无法体现他的治国才能。而陈朝诸位重臣的逝世则使陈朝走向了衰弱。死后,其弟陈暭给他上
庙号宪宗,没有上
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