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瑜,1944年出生于福建仙游,动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态学学会创始荣誉会士。
人物经历
1944年4月22日,陈宜瑜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 高中毕业于仙游第一中学。
1959年,15岁时完成了高中学业,考入了厦门大学。
1964年,从厦门大学生物系毕业,之后被分配到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75年,首次进藏,沿着喜马拉雅南北坡,从羊卓雍湖到亚东,到日喀则,再到希夏邦马草原、樟木口岸。
1976年,第二次进藏,考察藏北羌塘无人区。
1981年,还参与了横断山的考察,从北到南跨越了独龙江、伊洛瓦底江、怒江和澜沧江。
1988年,担任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高级访问学者。
1989年—199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副所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1年—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所长,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5年—200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2004年1月—2013年2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根据2022年3月中国科学院网站显示,陈宜瑜对鲤科和平鳍鳅科鱼类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发现了5个新属30多个新种,对鲤亚目科间和平鳍鳅科科下类群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被中国国内外同行所引用通过对裂腹鱼类的起源和演化的分析,探讨了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证明青藏高原在第三纪晚期以后曾经历过3次急剧上升和相对稳定的交替阶段,并推测了3次隆升的幅度提出了可用于解释云贵高原某些湖泊区系起源的同域成种的进化模式,及边域快速成种的实例进行了渔业—环境优化对策分析和一系列科学试验示范,在洪湖建立了兼顾调蓄、渔业、灌溉的养殖新模式。
截至2021年7月,陈宜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编和参加编写专著16部。
截至2021年7月,陈宜瑜先后有11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
人才培养
陈宜瑜认为,系统完整的科学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的缺失,是引发科研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当然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和监督惩处机制,但更需要加强科研诚信和科研行为规范教育。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陈宜瑜的父亲
陈鸿藻矢志继承祖父陈德器的事业,致力医学,成为当地名医,先后担任过县医院副院长、县卫生局长。
人物评价
陈宜瑜长期从事自然保护事业,他近年来在中国推动流域综合管理和生态系统管理做出了贡献。(时任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詹姆斯・利普评)
陈宜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资源环境保护、流域综合管理和生态系统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并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环境保护事业方面的贡献也得到了中国国内外科学界和WWF等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中国科学院评)
陈宜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研工作者,还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
厦门大学校友总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