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程师,编辑,作家。曾工作于多个政府机构,发表过上千篇散文、通讯和报告文学。
人物生平
当地名人
66岁的陈大任是珠海市斗门区
白藤湖镇上居住的一个名人,退休前是工程师,曾在斗门多个政府机构工作过,发表过上千篇散文、通讯和报告文学,还参与编辑了斗门区第一部军事史《
珠海市斗门区军事志》。
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大任离开生长的广州,来到斗门工作并就此定居。如今,他退休在家不时进行文学创作,以及帮一些单位编写刊物和史志。
.
12岁发表第一篇文章
陈大任1947年出生在广州一个军人家庭,12岁读小学六年级时在
广州日报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
提起自己人生中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陈大任至今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那篇文章其实是自己的一篇演讲稿,当时他作为学生代表在一个下面坐了几千人的会场上演讲,事后广州日报的记者把演讲稿拿走登了报,后来又被转载到《少先队员》。就这样陈大任成了小名人,还到
广州文化公园附近的一个展览馆讲解了一个多月,“最开心的就是每天有免费的饭吃。”陈大任笑呵呵地说。
.
热情点燃,笔耕不辍
自写作热情在12岁被点燃后,陈大任此后笔耕不辍,即便大学毕业后进了广州一家国企当工程师,1988年后来到珠海一家中外合作公司任设备负责人,再到退休前调入斗门从事旅游业,他一直都有坚持写各种体裁的文章。
迄今为止他已经发表了上千篇散文、通讯、报告文学和诗歌,还参与编写了一些书籍,并在1998年加入了
珠海市作家协会。
.
参与编辑军事志
“我一直对历史感兴趣,不管哪方面的历史。”陈大任说。
在斗门多年,因为业务关系,陈大任认识了斗门区武装部的领导,有一次武装部领导反映说斗门还没有一本介绍当地军事史的书籍,希望他能够参与编写。2006年起,陈大任开始接触斗门军事方面的历史,但手头上只有薄薄的20页资料,要想做成一部完整的军事志难度很大。不过,陈大任没泄气,而是与几个编辑深入斗门农村去“听历史、看历史”,查遍了能找到的资料,从中发掘线索补充采访。真正深入进去后,陈大任才发现斗门军事史原来很丰富,原本只是“误打误撞”参与编写工作,到后来自己已经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了。
.
个人生活
生活在白藤湖24年
陈大任告诉南都记者:他喜欢斗门这个地方,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这块土地。“去斗门美食节看了一下,跟几个老朋友吃饭聊天,谈谈国家大事。”陈大任如此总结假期生活。
生活在白藤湖24年,他在最近几年感受到湖水水质的变化,比如水浮莲大量出现,他意识到白藤湖的污染已经较为严重,于是也写下7000多字的《白藤湖30多年的变迁》,论述在白藤湖周边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候要重视对白藤湖水体及周边环境的保护。
.
儿子事业有成是幸福
陈大任对于现在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认为,如果自己的老母亲身体更健康、更长寿,会给他的幸福感加分;另外,在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读大三的儿子目前修三维动画和英语双学位,毕业后如果能到国外,找份好工作也能让他更幸福。
.
主要贡献
参与编辑地方军史,收集内容详尽,成当地首部规范体例军事志
经过陈大任及诸多同仁的共同努力,斗门区第一部军事志出炉,《
珠海市斗门区军事志》,成为斗门历史上首部按地方志规范化体例编撰的详细军事志。全书16开,283页,共30余万字,内容包括军事环境、军事组织、重要兵事等8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详细的内容介绍。
陈大任告诉记者,书稿耗时8个月、成稿于2006年。当时,由于斗门建县时间仅36年,县改区时间也仅5年左右,因此资料奇缺。当时的斗门区更是还没有一本相关的详细军事史可供参考,仅有的一本军事史也只是斗门区武装部曾自编一本2万余字的小册子。两人于是便以此为基础,一方面参考武装部存档资料,另一方面从《斗门区(县)志》和区(县)档案馆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编撰审定材料、专家著述,甚至包括《斗门乡音》、《斗门文史》、《斗门革命回忆录》、民间资料等多种渠道获取参考资料。
翻开《斗门区军事志》的初稿,两位老人用功可见一斑:整部书使用翔实的史料,上至宋绍兴二十二年,下至2006年,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斗门近800年来的军事历史。篇目涉及近800年来历代的大型战争、清朝至今的斗门军事组织等宋朝至今在斗门地区发生的重要军事活动。并细分为军事环境、军队组织、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保障、装备工作、地方建设、兵役、民兵、国防动员、军事人物等多个小项。其中甚至还详细记载了宋、元、明、清各时期斗门的兵役机构和制度,可谓是一本斗门军事的百科全书。
.
本行工程师,加入市作协
作者之一陈大任说,之所以编撰这样的军事史,其实是源于从小对军事的热爱。陈大任的父亲
陈思贤是黄埔军校第七期毕业,后来进入
国民革命军第62军服役。当年更是随军登陆台湾,并参与接受驻台日军的投降。从小的耳濡目染,让陈大任对“精忠报国”的理解尤为深刻。
1989年调入斗门工作后,本行是工程师的陈大任抓起了“笔杆子”,加入了
珠海市作家协会,并发表多篇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这也为其退休后的编辑“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