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科,1906年2月生,湖南省长沙县尊阳都拔茅田(今属长沙县金井镇)人。1924年,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堂,同年转入
黄埔军校,成为军校第一期学员。1924年10月,在平定广州商团叛乱中,初试锋芒;1925年6月,在讨伐军阀陈炯明、平定军阀杨希闵和刘震寰叛乱中,屡立战功,不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因叛徒出卖,陈启科不幸被捕,10月5日,这位中共早期杰出的军事人才,被杀害在武昌东门外,时年24岁。
生平简介
陈启科,字舆逸,后改为宇一,又名惠之,长沙县尊阳都拔茅田(今属长沙县金井镇)人,1906年2月生。1930年10月5日,陈启科在武昌东门外慷慨赴难。
他性格直爽倔强,见不平之事便挺身而出,主持公道。因在家中排行第三,被同学们称为“夹三爷”(“夹”为当地方言,倔强的意思)。
1920年,陈启科考入开物农校。1922年,考入长沙广雅中学。1924年春,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堂。行前,他高兴地对家人说:“我去广州陆军讲武堂学习,这是去干革命的。我要学好打仗的本事,以实现打倒军阀、统一中国,建立一个美好社会的意愿。”
1924年6月,转入黄埔军校就读,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工作。1925年冬,陈启科由党组织保送至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公开背叛革命。在中共学生支部的领导下,学生们举行声讨蒋介石大会。
陈启科慷慨陈词:“蒋介石背叛革命,背叛了广大人民群众,肯定是要失败的。可笑我们中山大学有的同学投靠了蒋介石,真是恬不知耻!他们是帝国主义、军阀、反动派的帮凶,他们妄图残害人民,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要团结起来,坚决和他们作斗争。”
”1928年,陈启科以优异成绩转入莫斯科红军军事学院(即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与刘伯承、左权等一同深造。期间,陈启科参加苏联军事大演习,并受苏联政府委派去南斯拉夫等国考察军事,受到嘉奖。
1930年4月,陈启科奉命回国。同年9月,前往江西,任红三军团参谋长。途经武汉时,因交通站遭敌破坏,只得在武汉短暂停留。当时的革命形势十分严峻,可陈启科对革命前景充满信心,并对当时在武汉做纸烟生意的胞兄陈启熙说:“革命成功,国家兴旺的日子一定会来的,不过也不是顺利的。为了这个日子早些到来,我纵死也在所不惜!”
哥哥劝他回家看看,他笑着说:“我还是以前讲的,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男儿以身许国,何以为家!”他还叮嘱哥哥,不能做对不起人民的事,望好好赡养父母,教育好后代。
1930年10月初的一天,因叛徒出卖,陈启科不幸被捕,先被关押在宪兵第三团,后押至警备司令部,受尽酷刑,并被打入水牢,始终坚贞不屈。10月5日,陈启科在武昌东门外慷慨赴难。
纪念缅怀
陈启科牺牲后,其兄陈启熙悲痛万分,将其忠骸先寄葬于湘阴苏家塅。
1952年,长沙县人民政府将陈启科的遗体运回他的家乡——长沙县金井拔茅田安葬;
2014年,又迁入新建的长沙县烈士陵园,供全县人民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