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炳
上海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委员
陈仁炳(1909.9—1990.12.9),湖北武昌人,基督教人士陈崇桂之子。历史学教授。
个人履历
陈仁炳幼年在湖北荆州就读瑞典行道会所办的教会小学,1925年去北京,就读于基督教美以美会(美国差会)创办的北京汇文中学
1928年去上海,入读基督教美北浸礼会和美南浸信会联合创办的沪江大学。后赴美留学。
1937年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学博士。回国后曾任上海圣约翰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
1947年与民盟盟员共同创办《展望》杂志。
1949年3月,解放军渡江前夕,陈仁炳出版有文集《走向民主社会》,批评国民党统治。
解放后,担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
1978年4月摘掉右派分子帽子。
1990年12月9日,陈仁炳在上海去世,享年81岁。
活动年表
幼年在荆州教会小学就读,17岁后去北平,就读于汇文中学。
1928年入上海沪江大学,在校期间曾任该校基督教青年会会长。
1932年赴美留学,次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
1937年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学博士
回国后曾任上海圣约翰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后至武汉,受抗日救亡运动之影响,参加武汉合唱团,任领队,曾率队赴东南亚演出,宣传抗日救亡,义演募捐支援抗日。
1940年回重庆。曾任重庆广播电台总编辑,又任财政部秘书等职。
1945年先后为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社会学系主任和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院院长,11月经周新民李文宜介绍,加入了民盟
1947年参加了进步教授们组成的上海市大学教授联谊会(简称“大教联”),担任了“大教联”干事;同时,还协助民盟创办中共地下党直接领导的《展望》杂志,并担任该杂志社副社长。
1948年5月22日,参加上海学联在交通大学举行的反美扶日万人大会,陈作演讲激励学生,遭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下令禁止他再执教鞭。是年10月,陈投身于转入地下的民盟上海市支部民运委员会工作,
1949年3月又被任命为民盟上海市支部解放工作委员会成员。解放军渡江前夕,陈仁炳出版有文集《走向民主社会》,严厉批评国民党统治。
建国后,陈仁炳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第二、三届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第二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上海市政协委员兼副秘书长。在民盟中央一届四次全会上,陈仁炳被选为中央委员。
1949年8月至1950年1月期间,因民盟市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刚候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去北京,由陈代理主任委员。以后,陈又被选为民盟上海市支部第一、二届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员会第三届市委委员、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同时,担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1953年起,担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
1978年4月摘掉右派分子帽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仁炳被选为民盟中央第五届中央委员、第六届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会顾问。
1990年12月9日,陈仁炳在上海去世。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07 20:54
目录
概述
个人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