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明时期以
陆九渊、
王守仁为代表的
唯心主义哲学流派。
南宋时,陆九渊倡言
心即理,针对
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即物”才可“
穷理”的理论,提出“
发明本心”、“收其放心”的“简易”、“直捷”主张。他还同朱熹辩论过“无极”、“
太极”等问题,成为与朱熹一派
理学相持对立的一家,被称为“
心学”。
很多,著名的有
杨简、
袁燮等人 ,杨简将“
心即理”进一步发展成为“万物唯我”的唯我主义。宋代以后,由于
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陆学影响不如朱学大。到明代中期,
陈献章由朱学转向陆学。
王守仁更是集
心学之大成,并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的命题 ,在
认识论上推行“
致良知”的方法,认为“良知”就是“天理”,“致良知”就是“明明德”同时提出“知行合一”的革命性观点,反对宋儒
知先行后的说法或知而不行的做法。
王守仁是
陆九渊以后影响最大的
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明代后期,王学大盛,出现了众多流派,其中以
王艮为代表的
泰州学派和
李贽等人影响较大。泰州学派内部各人思想
不尽相同,但有个共同的趋势,就是强调儒家的“圣”、“贤”是人人可成的,即便是“农工商贾”也可以成圣成贤,声称“人人天地性,个个圣贤心”。李贽还提出“是非无定质”,反对
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禁锢。
黄宗羲曾说,王学经过
王艮发展到
颜钧、
何心隐等人,就已是“非名教之所能羁络”了,“诸公掀翻天地,前不见有古人,后不见有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