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10年,日本殖民时期第15年。父母亲皆是世居的卑南人。由于父亲早逝,年少时期的生活多仰赖亲人的资助,及部落族人的支持。
人物简介
汉名: 陆森宝
卑南人名:Baliwakes
日治时代学名:森宝一郎
时代:1910-1988
族群:卑南人 南王部落
学习经历
陆森宝在
台南师范学校念书时,对钢琴产生浓厚的兴趣,常常趁着课馀的时间偷偷溜进琴房苦练。在校期间曾经得到全校钢琴比赛冠军。有一回日本天皇的弟弟来到
台南访问,校长指派陆森宝为学生代表,演奏钢琴迎接贵宾。校长介绍陆森宝的时候说:“他不是日本人,也不是汉人,是真正的台湾人!他的能力比一般人强,他的名字叫Baliwakes(巴利瓦克斯)!”
陆森宝在校期间,在运动方面的表现也很杰出,曾打破台湾中等学校多项赛跑纪录。有一次在新港海中救起一名即将溺毙的民众,受到台湾总督府的奖励。回到台东教书期间,陆森宝不但注重学生的智能教育,也很注重品德跟体能教育。陆森宝退休以后,由于当时师资缺乏的关系,仍然继续到校教学,一直到年事已高、新的老师到任后才离开学校,此后专心致力于教会事务及农务。
1988 年三月二十二日陆森宝赴台北探望经营音乐教室的儿子们,欢谈至深夜。可能是年事已高,旅途劳累,次日八时未起床,儿子们赶紧送荣民总医院急救,他一直在昏迷中。二十五日送回台东,延至二十六日凌晨吸完一口长气,很安详的走完人生旅途。陆森宝先生在逝世前一个星期还在书房白板上作歌曲,去世后此首“最后遗作”由陆森宝先生的二女婿陈光荣先生抄写整理,是为“怀念年祭”。
陆森宝之
音乐创作作品有:卑南山、散步歌、颂祭祖先、美丽的稻穗、思故乡、俊美的普悠玛青年、再见歌、
祝福歌、卑南王、兰屿之恋、神职晋铎、海祭、怀念年祭…等歌曲。
作品介绍
南王普优玛部落有位 陆森宝 Baliwakes老师把卑南人的文字,谱上曲而形成了美丽的诗歌。它不能于传统的祭仪歌谣,他的歌更在用卑南人的情感,叙述生活的感动及感伤。
《美丽的稻穗》在描绘家乡壮丽丰收的稻田,却也描叙战争的无情,让许多青年的力量,被迫冲向前线,无法看见家乡丰收的盛况!在家乡的族人们,好希望写信告诉他们,我们的家
很美很美,我们想用山上最好的木材,造一艘船把你们都载回来,和我们一起分享丰收!
《
兰屿之恋》诉说着想家的心境,村庄的人要把家乡的歌带到兰屿唱给那些无法享受自由的人们听,却因大风大雨无法返家,在兰屿等待返家的船期,看到北方的闪烁灯火,到底何时才能到家?
终于搭上了回家的船,看到船行驶的浪花,渐渐模糊的兰屿岛,已在远方,抵达了港口
泊岸,回到了自己的家。但…却开始留恋一起共患难的那座岛!人好像都会这样的吧!有无奈,有等待,有惶恐,有依恋。被放在了歌里,就自己的语言去唱它,反而有更难能可贵的情感,这首歌学出现了许多意境,“眺望”、“等待”、“模糊”、“闪烁着”、“
细数着”这些中文都有的文字,其实我们也有,也用它来诉说着心中最细腻的情感。
《卑南山》说着那成群的东部山脉,可以从北方的都兰延续到极南的大武山,还有北方的大关山一直眺望到远方的兰屿岛,因为这绵延的群山,所以拥有许多祖先的传说,也蕴育了这支” puyuma” 的美丽族群。
他的歌里有颂赞,有心酸,有人性,有感情。常常唱着他老人家所作的歌,会更能体会他文字中的意境。“写信啊…写信!”、“看啊…向远方看”,那是再简单也不过的语气,却像一句句强而有力的诗篇。
我以为我的部落是一样的感性,一样的爱唱歌,一样的在用歌抒发情感,结果却不然。村庄的青年早就离开了故乡,为了生存来到了都市,部落里只剩下孤单的老人。都市化的结果,火车站就在我们的身旁,有人把家族辛辛苦苦保留下来的土地变卖,我们的邻居成了不相干的非原住民,从前可以在晚饭后去玩耍的院子,成了私家车的停车场,隔壁搬来的那一户,是我不认识的语气,曾经每一户完整的土地,也变的残缺不戡,部落的人,也
变了!
南王的巴拉冠,变成了铁管结构的的建筑,火,早就没有人在升了,唱歌,成了小店家的投币式卡拉OK,祭典时,电子琴取代了人的歌声,成为众人观赏的表演,围着圆圈的舞蹈,却感受不到那股共同往上祝福的力量。
没有了火,没有了那座竹子搭建的巴拉冠,没有了那群曾经凝聚的人们,没有妇女们的笑声,我的部落,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
我很庆幸有歌,可以让我继续想像我生长的土壤.,是用歌铺成的,虽然生在城市,但心是有依归的。
当我一再一再的唱着那些来自部落的歌,不管我在何地,我都知道,那是我美丽的家-puyuma.
卑南人歌谣
Pasalao bulay
美丽的稻穗 (Beautiful Rice Grain)
曲词_陆森宝 1958年
Pasalaobulay naniyam kalalomayan garem
Hoiyan hoiyan aruho iyan adadep mi adadep mi e mare'ani yo hoiyan hoiyan
Hoiyan aruhoiyan iyaohoyan patiyagami patiyaga mi kanbali etani kingmong
【歌词大意】
1958年八二三炮战爆发,战况激烈,南王村民关怀在前线作战的家乡子弟,但无法亲自赴前线慰问前线作战的子弟,也无法回乡探视亲人,老人家十分担心与牵 挂,不知道该怎么办,遂在歌中传达思念与关心之情,要族里留下来的人,赶快将长大成林木的木材,做成一艘船舰,以便接回在前线作战的族里青年,不要再在烽 火连天的战场上,让老人家担心害怕。
【General Meaning】
This year is a plentiful year, the local rice paddies are abou to be harvested.We will sing the good news to our loved ones on the frontlines of Kinmen and Matsu*.The trees we planted in our home town have already grown into a forest, the wood is perfect for building boats. We hope to bring back our brothers on Kinmen and Matsu in the boats that we have built.
*Kinmen and Matsu are both outlying islands of Taiwan which are near Chinese mainland.
Sareedan ni Kavutulan
兰屿之恋 (Love of Lanyu)
曲词_陆森宝 1971年
Semenan akabula nan melati' a kalidalanan,
Mengarangara ku eba-a* reti giti gir ko kana binariyan,
Temongutongul ku misasa kana singnanan,
Kasareereed akaraoban maruniru ni ya koliling*.
(中译)
白色的月亮,泄了一地银色的月光,我一个人风吹的隘口等着你,
我往你的来时路望着你,草丛里满地的蟋蟀也知道我在等着你,
我在原来的地方等着你,我远方爱人。
★注:eba-a【卑南语】哥哥;爱人/ koliling 【卑南语】:蟋蟀。
【歌词背景】
1969年由前
台东县长黄镜峰先生率领女青年康乐队,赴兰屿岛慰劳国军部队。原先预计是停留三天;而后台湾的船只再前去接应回乡,但不幸正要回乡 时刻却碰上恶劣天候,以致台湾的船只无法如期接应,女青年康乐队只好滞留兰屿岛达十馀天。
兰屿岛在当时是很荒凉的孤岛。尤其四面环海更令人有
与世隔绝之感。岛上也没有发电厂,所以一到晚上就全岛一片漆黑至为寂静,唯一能够听到的就是阵阵传来的澎湃海浪声。最后,康乐队员也都安然回乡了。陆森宝先生就为他 们编了这首“兰屿之恋”,是描述当时每位队员朝暮期盼回乡的心情。如今每当唱起这首歌,就今人忆起往事回味无穷。
【General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