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华,男,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讲席教授。法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曾任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总编辑、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新华社音视频部主任,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人物经历
陆小华,1997年破格晋升
高级编辑,曾任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总编辑、新闻研究所所长、新华社音视频部主任、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等职;曾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聘为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新闻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曾承担完成多项中宣部重大调研课题。曾任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评审组成员。曾两次获得媒体技术奖项中国新闻科技“王选奖”一等奖。曾连续担任十届中国新闻奖评委。曾兼任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2023年1月,教育部成立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专家委员会,薛海平任政策咨询分委会委员。
研究领域
传媒;管理;法律;新媒体与新经济
研究成果
在第十三届中国传媒年会上,陆小华以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为例,分析了媒体如何通过体系聚合提升效率。他认为,体系聚合,构建体系竞争力,才能更有效增强整体传播能力。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构建了从用户需求获知、到采集、到内容生产、到用户服务的全流程,打通了与音视频生产相关的所有系统底层,实现共享数据、分发信号、传送产品、回馈状态,构建了一个音视频内容生产的完整体系;该系统中还包括一个音视频统一管理平台,这个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所有音视频信息的共享和反馈,也可以实现对所有子系统的统一管理。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从2017年3月3日开始施行,利用这个系统,处理新闻的时间从过去的近2小时缩短到1分41秒。
在《政治传播的境界: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时政短视频——新华社<第1视点>栏目的探索与思考》一文中,陆小华认为在主要领导人双边和多边外事活动中,需做出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短视频。
出版图书
代表著作
经济学专著:
《西部对策——抑制返贫与中西部发展》
新闻学专著:
《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
《再造传媒——传统媒体系统整合方略》
《激活传媒——传媒竞争力发掘与执行策略》
《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
法学专著:
《信息财产权——民法视角中的新财富保护模式》
代表论文
新闻学:
《新闻的社会调节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2
《中国传媒发展十大趋势》,《新闻记者》2001、11、200112《第三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多媒体新闻集团结构方案评估与对策建议》,《南方电视学刊》2001、4
《传媒区域聚集规律分析——基于区域发展与传媒产业发展的对策探讨》,《新闻实践》2003、12
《数字媒体观与传媒运行方式变革》,《电视研究》2004、2
《政治文化视野中的舆论意识与舆论影响力》,《南开大学学报》2004、6
《舆论战略与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理论前沿》2004、8
《最超越想象的变革将基于移动互联》,《新闻记者》2007、4
《电视,天然为现场直播报道而生》,《新闻记者》2008、7
《多现场电视直播报道的努力与跨越》,《新闻记者》2010、1
《三网融合:最大机会在满足移动化重组生活》,《中国数字电视》2010、6
《从陆地传媒到海洋传媒》,《新闻记者》2011、10
《国际危机事件报道的战略权衡与体系竞争》,《新闻战线》2011、6
《微博的运用与广播竞争力提升》,《中国广播》2012、7
经济学:
《反贫困的职业教育》,《贵州日报》1997、3、13,《新华文摘》1997、6
《区划隶属变动的反贫困效应》,《战略与管理》1997、4
《贵州发展商品牛产业的症结与对策》、《当代贵州》1997、9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与实践价值》、《学习时报》2004、10、25
《第六次零售方式革命:利益重组与需求创造》,中国经营报2013、3、4
法学
《信息的财产化进程》、《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1
《传媒人的职务行为区分规则与权利保护》、《新闻记者》2007、8
《名誉侵权纠纷中传媒责任确定规则》、《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