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宝麟(1916年6月19日-2004年4月9日),江苏常熟人,医学昆虫学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生平
1916年6月19日,陆宝麟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城外的小镇白茅。
1928年,12岁时随当时在东吴大学生物系任教的二哥
陆近仁到苏州,就读于实验小学。夏季考入东吴大学附属中学,他在中学时期就喜欢生物学科。每逢假日,他常到苏州、常熟一带的山林田野采集昆虫标本。
1934年,从东吴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并考入东吴大学生物系。在三年级时获Beta Beta Beta学会荣誉。在东吴大学读书时,他受
刘承钊、陆近仁等教授的熏陶,养成了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兴趣,立志毕业之后要从事生物科学研究。
1937年秋,正当第四学年开始之时,日本侵华的炮火蔓延到苏沪,东吴大学迁往浙江吴兴。冬季,日军在金山卫登陆,学校被迫撤离。陆宝麟随二哥以及刘承钊教授等辗转经安徽、江西、湖北到达成都。为使学业不致中断,乃借读于华西大学生物学系。
1938年,从华西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生物学系的标本采集员,参加了峨眉山及西康境内的标本采集工作。
1939年秋,考取了当时迁在昆明的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生物学系。在
刘崇乐教授指导下攻读昆虫学,进行水生昆虫生态学的研究。
1941年,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随即在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任职,从此开始了对蚊虫的研究。当时滇西南地区疟疾流行极为严重,而研究媒介按蚊的生态学和控制,正是控制疟疾的重要途径。陆宝麟对昆明的按蚊进行了3年的调查,并证明中华按蚊(Anopheles hyrcanus var sinensis)是当地疟疾的媒介。但当时战事频繁,研究经费拮据,蚊虫研究工作难以进一步开展。他只得先后在湖北医学院、北京大学农学院任教。
1949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北大学的3所农学院合并,成立了北京农业大学,陆宝麟转入北京农业大学担任讲师。
1951年,晋升为副教授。
1951年,美国在朝鲜和中国东北使用细菌武器,陆宝麟奉命参加了中央防疫委员会组织的研究组,出席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调查团和国际科学委员会作证,与许多知名中国科学家一道,向国际友人论证了美国空投昆虫进行细菌战的事实。此后,他调到刚组建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寄生虫学系昆虫室工作,专门从事蚊虫的研究。
1952年—1958年,调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研究室副主任。
1961年,被任命为医学昆虫研究室主任,晋升为研究员。
1963年—1969年,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1979年—1985年,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
2004年4月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在区系分类研究方面,1974年,陆宝麟受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委会的委托,主持中国蚊类区系分类研究,并在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资助下,编研《中国蚊科志》,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动物志》的内容之一。在编研过程中,为了扩大所知种类,补充实物标本,他曾连续5年率领研究小组深入滇、川、桂、琼、浙、闽、皖等省(区)的丛林山地,进行蚊类采集调查。同时他承担了全志2/5的编研和全志的审订工作。《中国蚊虫志》共分上下两卷(《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八卷和第九卷,科学出版社,1997),包括总论六章、蚊科各阶元的分类系统和成蚊幼虫检索表,以及361种和亚种成幼鉴别特征、形态、地理分布等的记述。他不仅纠正和澄清了不少过去错误记载和混淆分类,而且对有些分类阶元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并提出了中国蚊类分布地理区划。该志是中国蚊类区系分类研究的总结,代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水平。
陆宝麟在区系分类方面,在中国国内外发表了大量著论,包括新亚种和新种的记述以及蚊属、亚属、类群、复和体等的订正,并编著有《中国按蚊鉴定手册》(第二版,科学出版社,1974),《中国伊蚊鉴定手册》(科学出版社,1990)等,是蚊科志编研的良好基础。
陆宝麟对中国的4类蚊媒病,即疟疾、淋巴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的传播媒介,都作了不少研究。例如1953年,他参加云南省边境地区大规模的抗疟工作,主持媒介调查研究,确证了微小按蚊是当地疟疾的主要传播者,并根据这种按蚊的栖息习性,提出了采用六六六室内滞留喷洒,阻断疟疾传播的建议,亦即此后云南省抗疟的重要方法之一。更推广拟除虫菊酯浸泡蚊帐的防治方法,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等的重视。
1979年—1985年,陆宝麟主持了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及其防治”全国协作课题。通过五年工作,查清了中国埃及伊蚊的地理分布和孳生特点,以及通过对白纹伊蚊鉴别、地理分布、种群动态以及孳生习性等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提出了防治本病的初步方案,并主编了《中国登革热媒介及其防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一书。该书对控制海南岛、广州等地登革热/登革出血热流行起了重要作用。该项研究获得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部的科技进步一等奖。
早在20世纪70年代,陆宝麟就根据蚊虫环境、生化和生物防治研究的实践和体会倡导蚊虫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的媒介防治策略。他编著的《蚊虫综合防治》(科学出版社,1990)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综合防治的含义、生态学基础、组成、方法以及与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的不同点,是中国国内外在这方面比较全面的论述。该书的第二版增订本出版(科学出版社,1999)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防治策略,对中国媒介的综合防治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在开展的城市灭蚊运动中,陆宝麟运用上述观点,根据城市灭蚊的要求、对象等特点,提出了“治本清源”的策略,对该项工作起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根据2021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网站显示,陆宝麟先后独立或与人合作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著有专著10部,并主编了《医学昆虫学》《中国重要医学动物鉴定手册》《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等8种专业书籍,还参加了中国国外5部专著的编写工作。
陆宝麟先后作为访问学者,多次出访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印度、意大利等国家,并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介绍中国医学昆虫研究领域的最新成就,在国际学术活动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根据2021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网站显示,陆宝麟主持研究了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及其防治”、“战时特种武器伤害的医学防护”等研究,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部委级和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
人才培养
陆宝麟总结自己的研究之道时说:要有所“感触”而“顿悟”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要勤动脑,勤思考。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关键是“长期积累”,这需要进行艰苦的劳动。古人云“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就是这个道理。要勤于读书、勤于笔录。没有广博的知识,这其中包括书本知识及生活知识、想象力、思辩力很难“飞腾”起来。要随身带着纸笔,对观察到的东西要赶紧记录在册。此外,还要多思、常作。“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头脑确实是越用越“灵”。总之,要重视积累。积之愈厚,发之愈佳。
陆宝麟在各校任教期间,授课的内容遍及普通动物学、普通昆虫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医学昆虫学等。
荣誉表彰
出版图书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陆宝麟为提高中国昆虫学领域在国际中的地位、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医学昆虫特别是蚊虫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取得了突出成绩。他对中国四类蚊媒病即疟疾、淋巴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的传播媒介,都做过深入研究,为基层部队的蚊虫防治、流行病预防和官兵的身体健康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评)
陆宝麟是中国国医学昆虫学的开拓者,他为人正直,敢于坚持整理,科学作风严谨,并重视人才培养。(何梁何利基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