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厂厂长杜孟雄的儿子杜小西,是全厂闻名的“阿混”。他混在家里吃闲饭,混在厂里吃大锅饭。杜厂长在大会上宣布,全厂青年工人都要参加文化考试,杜小西却溜得不见人影。考试前夕,杜小西声称在家无法温课,竟异想天开仿效梁山伯去杭州温课。在杭州,他四处游逛,划船时不慎掉进湖中。幸遇姑娘萧梅英相救,才得以回家。溺爱孙子的奶奶在家里的纸篓里捡到一份撕碎的考题交给杜小西,杜小西如获至宝,胸有成竹地踏进考场。 谁料,连抽三次考题,均未与准备好的题目对上号,还错将四大家族答成“宋江、孔老二、陈世美”等,出尽洋相。杜小西因考试作弊,且成绩不合格,在家写检查。正在这时,曾在杭州邂逅的救命恩人肖梅英找上门来。
肖梅英是市郊养鸡专业户,她从报上 获悉饲料厂试制成功新混合饲料,想请杜小西帮忙购买。又误以为杜小西是技术员,特邀杜小西去她家作指导,杜小西欣然应允。在肖家,他一面对梅英的父亲肖长根表示要插队落户,一面又对前来取经的养鸡户胡诌混合饲料的配制方法。当肖家几百只鸡因吃了他用牛奶和蜂皇浆搅和的所谓新饲料瘫倒在地后,杜小西被肖长根赶出家门。
1983年,上海滑稽剧团创作演出的《阿混新传》获得成功。导演王为一看过舞台演出后,为阿混的的形象所激动。他认为,杜小西是“
读书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谬论的受害者,像这样的人当时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不积极解决它,就会有数以千万计的“阿混”,将给“
四化建设”带来无法估计的消极作用。所以,他决心把这部舞台剧搬上银幕。该片是他第二次执导喜剧片,距离他拍摄第一部喜剧片《
七十二家房客》已过了二十年。
虽然王为一喜欢杜小西这个人物,但是,他知道要拍成电影就需要对原作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特别是杜小西不但是个喜剧人物,也是个悲剧人物,因此电影不是为了笑而笑,也不是仅仅让人笑,它触及当时整个社会理解并深感痛心的问题,所以要让人“笑着哭”。为此,他在创作时遵守两条原则,一是内容上,尽量符合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以及语言表情的审美观。二是在形式上,坚持以中华民族的欣赏习惯和观众的观赏水平为准,不弄玄虚,画面角度的光影都如生活所能见到的一样,只求气氛,不加矫饰;镜头远近长短均按节奏需要,务使正确而流畅;音乐为衬托情绪而设,不喧宾夺主。
为了使影片的喜剧感更纯粹,节奏更紧凑,王为一把原作中小西的哥哥改为和杜小西瞎混后来迅速转变的朋友;赋予肖梅英机智开朗的性格,为这个在原作中过于严肃的角色增加了喜剧性色彩;杜小西自杀被救原为正剧结构,影片改为喜剧处理;删掉了原剧最后一幕的大团圆结局,改成以杜小西决心弃混图新,肖梅英待他改变后再相见为结尾,力图把悲和喜两种相反的情绪揉在一起,加深观众对主题的理解;另外,给杜家增加了一个小孙女,肖家增加了一个母亲,使两个家庭更像个家。
该片根据滑稽剧改编,但看不出什么舞台痕迹,说明改编得好,发挥了电影艺术手段的特长。与常见的那些喜而不闹的喜剧片不同,该片颇有点“闹”的味道,虽不能说达到了“突破”的程度,却是个尝试,是个进步。而且,闹而不俗,大幅度夸张而不失真实自然。杜小雨“自杀”那一场戏,既令人捧腹,又真实地揭示了他矛盾、迷惘的心情,委婉地批评了他不能决心克服缺点的态度,这在喜剧创作中是难得的。(《电影艺术》评)
该片是一部具有喜剧艺术效果和正剧教育意义的影片,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发挥了电影的特长。“阿混到农村”的章节是在原剧基础上突破最大,也为最精采的。导演紧紧抓住小西从城里到家村的场景变换,加插了不少在舞台上难以表现的细节,表现出时代的进步与小西的落伍感。(《羊城晚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