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巨鹰(学名:Argentavis magnificens)是畸鸟科、阿根廷巨鹰属动物。阿根廷巨鹰体的翼展为7米,有时甚至达8米,羽毛长达1米,体重65-100千克,身高1.7-2米。而现代最重的鸟类重达18-20千克,啄尖呈弯钩状。
动物学史
名称来源
阿根廷巨鹰是人类已知的第二大飞禽,生活在6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因化石在阿根廷被发现而得名。
发现史
1979年,古生物学家Rosendo Pascual和Eduardo Tonni在拉潘帕省南部进行化石挖掘时,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鸟类骨头。这块骨头的特征与现代鸟类相似,但体型巨大,最终被确认为阿根廷巨鹰的遗骸。
分类史
阿根廷巨鹰属于一个已灭绝的捕食性鸟类家族,称为“恐怖鸟”或“怪物鸟”。阿根廷巨鹰可能是安第斯秃鹰的近祖先,安第斯秃鹰是最重的未灭绝飞鸟物种。
化石研究
飞鸟需要很轻的骨骼构造才更易于飞翔。它们的骨头大都是中空的,骨壁很薄。这样的骨头极易碎裂,正是因为这一点,鸟类的化石是很稀少的,通常只是些零散的碎片。还没有完整的阿根廷巨鹰化石出土,但通过零散的骨头,科学家们复原出了它的骨架模型。从安第斯山山脚到潘帕斯草原都发现了阿根廷巨鹰的化石。这些线索表明,阿根廷巨鹰可能会利用安第斯山山坡吹来的风和潘帕斯草原上的上升气流来帮助它飞翔。
形态特征
阿根廷巨鹰是人类已知第二大的
飞禽(最大的为
桑氏伪齿鸟Pelagornis sandersi)。阿根廷巨鹰体的翼展为7米,有时甚至达8米,翅膀面积接近7平方米,体长3.5米,羽毛长达1米,体重65-100千克,站立高度1.7-2米。而现代最重的鸟类重达18~20千克,啄尖呈弯钩状。
栖息环境
阿根廷巨鹰栖息在南美洲广阔的草原和森林中,这些地区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适合滑翔的地形。
分布范围
阿根廷巨鹰在大约6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曾分布于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地区。
生活习性
摄食习性
阿根廷巨鹰是一种食腐动物,以腐肉为食,并用它锋利的喙和有力的爪子撕裂肉。他能够快速移动长距离,使他能够找到尸体并索取他应得的食物。阿根廷巨鹰也以中小型哺乳动物为食,飞行速度70千米/小时。阿根廷巨鹰的嘴部结构表明,它们通常用喙上的锥形突起杀死猎物,然后将其大块吞下,而不是撕扯猎物的肉。它们的猎物可能包括啮齿类动物、犰狳、小型树懒、兔子以及死亡的哺乳动物。由于肉类是它们主要的营养来源,阿根廷巨鹰每天可能消耗约2.2-10千克的肉。
阿根廷巨鹰会利用安第斯山山坡吹来的风和潘帕斯草原上的上升气流来帮助它飞翔,在空中翱翔的同时,也在寻找猎物,一旦发现目标,它就会从高空俯冲下来,扑向猎物,将其杀死;在不适合飞行的时候,它还会利用它强壮的腿和大爪,在陆地上追逐或伏击小型动物。科学家认为,它和秃鹫一样,也会吃动物尸体。
飞行特点
阿根廷巨鹰还有一项很特别的能力——高空滑翔。别看它的翅膀又大又宽,但是由于体型太大,它是不能利用翅膀原地起飞的,要想飞上天空,它必须充分利用潘帕斯草原的上升气流。它可能像现代安第斯秃鹰一样飞行和生活,从高处扫描大片土地上的腐肉。中新世晚期阿根廷安第斯山麓的气候更温暖、更干燥,这将进一步帮助阿根廷巨鹰在热上升气流中保持高空飞行。
凭借其巨大的体型和强壮的构造,阿根廷巨鹰能够毫不费力地在空中飞行。它那长而有力的翅膀使它能够覆盖长距离并达到惊人的速度。它的羽毛虽然又长又结实,但出奇的轻,使这只鸟能够在空中保持其敏捷性和机动性。尽管阿根廷巨鹰体型庞大,但在地面上也出奇地敏捷。它经常会走路和跳跃,用它的翅膀来保持平衡和稳定。
生长繁殖
由于体型庞大,阿根廷巨鹰可能没有天敌。所以它们应该繁殖缓慢,大概每2年一次,每次产1-2个蛋,每个蛋重量超过1千克(比鸵鸟蛋小一点),它们很可能在冬季进行孵化,雌雄双方会轮流承担孵蛋和觅食的责任,这种合作行为可能持续数天。雏鸟在孵化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成熟,大约在16-18个月大时达到性成熟。这种缓慢的生长速度和较长的繁殖周期可能与它们的巨大体型和生态角色有关,但也使它们更容易受到环境变化和食物短缺的影响。这种繁殖策略在大型鸟类中并不罕见,但结合阿根廷巨鹰的体型和生态需求,进一步凸显了它们在演化过程中的独特适应性。而完全成熟则需要十多年。阿根廷巨鹰可能能活50-100年。
近种区别
相比之下,翼展最大的现存鸟类是
漂泊信天翁(3.63米)。由于已知阿根廷巨鹰是一种陆地鸟类,因此另一个很好的比较点是
安第斯神鹫,它与阿根廷巨鹰的关系不太远。这种鸟是最大的陆地鸟类之一,翼展约3米,重达12千克。飞行能力不是一个简单的重量问题,除非在极端情况下。还必须考虑翼展的大小和结构。根据经验,25千克/平方米的翼展载荷被认为是鸟类飞行的极限。
现存最重的飞鸟重量不超过20千克(有几个竞争者,其中包括欧洲
大鸨和非洲
灰颈鹭鸨)。赤颈鹤是现存最高的飞鸟,由于其长腿,几乎与阿根廷巨鹰一样高。已知最大的飞行生物是一组名为azhdarchids的翼龙,这是一种已灭绝的飞行动物,存在于恐龙时代,并在白垩纪末期灭绝。对Quetzalcoatlus和Hatzegopteryx等最大物种的翼展估计超过10米,不太保守的估计是12米或更高。
以下是与阿根廷巨鹰(Argentavis Magnificens)相似的鸟类:
这些鸟类无论是现存还是已灭绝,都在体型、翼展或生态角色上与阿根廷巨鹰有着相似之处,展现了自然界中巨型飞鸟的多样性和演化历程。
种群现状
阿根廷巨鹰最终走向灭绝。关于阿根廷巨鹰的灭绝有几种理论,但最广泛接受的理论表明,环境的变化,如草原干旱和新捕食者的出现,最终导致了它的灭绝。它们主要食物来源的丧失和竞争的加剧可能会严重影响这些壮丽鸟类的生存。
阿根廷巨鹰是它们生存时期最大且最令人畏惧的掠食者之一。因此,这种巨型鸟类可能几乎没有天敌。对它们生存的最大威胁是气候变化。阿根廷巨鹰在最后一个冰河时期繁盛一时,但随着地球变暖,许多动物灭绝,阿根廷巨鹰最终也因猎物减少而走向了同样的命运。
人类与阿根廷巨鹰可能也曾有过交集,因为人类大约在1.5万至2万年前首次到达南美洲。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可能在它们的灭绝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可能是导致这种巨型鸟类消失的主要原因。
主要价值
作为其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阿根廷巨鹰在维持食物链平衡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食腐习性导致有效地处理腐烂的尸体,防止疾病传播,并促进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