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日夏特石人墓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日夏特石人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哈日布呼镇西北约25千米的阿日夏特草原上,为隋唐时期的突厥墓。
历史沿革
196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工作者在阿日夏特石人墓发现了一件圆雕、典型的突厥石人。
197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专家李遇春教授,对阿日夏特库夏乔鲁石翁仲古墓群进行考古,并对部分墓葬进行挖掘。
1996年,阿日夏特河西畔有一个巨大的双层圆形石堆墓附近发现了一个折断了的石人头。
遗址特点
阿日夏特石人墓位于天山北支脉的阿拉套山山前的冲积扇的宽阔地带,周围是半荒漠化的草原,生长着针茅、孤茅、木旋花等植被,由阿日夏特河西畔正围阵古墓群、阿日夏特科克阿德尔根古墓群及温泉县阿日夏特库夏乔鲁石翁仲古墓群组成,分布着1479座墓葬。墓葬地表形制主要有石堆墓、石围石堆墓。周围散布着15尊石人,4尊类石人。专家根据墓葬地表形制及出土的文物推断为隋唐时期的突厥墓。因地处偏僻,该处古墓群基本上保留了历史的原貌。时代特征比较明显,部分墓葬在新疆其他地区的石人石堆墓中颇为罕见。
阿日夏特河西畔有一个巨大的双层圆形石堆墓,附近发现了一个折断了的石人头,该头无论从造型、镌刻手法、五官比例和头顶的帽子看,均与隋唐时期的陶俑相同。该石围石堆墓顶部已凹陷。凹陷处直径15米,封堆分布着17个由双排卵石砌成的遗迹现象,双层石围之间的间距约为1米。从整体看,整个石堆墓呈放射状,直径约70米,周长219.8米,封堆高约2.5米。墓顶有烧结成块的油渣和壁。其他墓葬散布在此墓的周围,形状不一,有大有小,最小的直径约1米,保存均比较完整。在墓群东南侧的科克阿德尔根山梁上,分布有墓葬57座,部分墓葬呈南北向链状分布。其中一石围石堆某东面正中处,立有一根高约1米的石柱,有人工砌凿的痕迹,但未能刻画出人像,推测是石人的早期形制。石堆墓直径一般在5~7米不等。有的墓旁砌制一块人工制作约1米长的石板,推测也是石人的早期形制。从墓葬地表形制看,墓葬为突厥族以前或突厥族早期的文化遗存,但也有人认为它是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塞人的文化遗存。
文物遗存
综述
阿日夏特库夏乔鲁石翁仲古墓群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青铜器。阿日夏特草原上,星罗棋布地伫立着的草原石人,男女形象各异,女人与男人的差别在于,女人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这些石人身高在2米以上,宽40厘米,厚度30厘米。
突厥石人
突厥石人通高285厘米,由花岗岩精制而成。身体魁武、相貌威严、大眼、阔脸、八字胡须、颈饰项链,身穿阔袖翻领长衣,右手托杯于胸前,左手在腰间握刀,腰系宽带,腰间左侧另配小刀,脚蹬皮靴,呈八字形面东而立。经考察,石人属圆雕突厥武士石人艺术作品,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价值
阿日夏特石人墓作为隋唐时期突厥墓,其墓葬形制、出土器具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研究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民俗风情、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墓前的石人雕塑形态各异,展现了中国古代突厥人的雕塑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阿日夏特石人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阿日夏特石人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哈日布呼镇西北约25千米的阿日夏特草原上。
交通信息
自驾: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阿日夏特石人墓,路程约62.2千米,用时约90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21:1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