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列斯·阿尔费罗夫(英语:Zhores I. Alferov,俄语:Жореса Алферова,1930年3月15日—2019年3月2日),出生于
苏联维捷布斯克(现
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俄罗斯籍,半导体物理学家,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生前是圣彼得堡科学院大学校长。
人物生平
1930年3月15日,若列斯·阿尔费罗夫出生于
苏联维捷布斯克(现
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
1952年,毕业于列宁格勒电工学院(现
圣彼得堡国立电子技术大学)。
1953年—1964年,任约飞物理技术研究所实验研究员。
1961年,获得副博士学位。
1961年—1987年,担任约飞物理技术研究所实验室主任。
1964年—1967年,任约飞物理技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1970年,获得约飞物理技术研究所博士学位。
1972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
1979年,晋升为苏联科学院院士。
1987年—2003年,任约飞物理技术研究所所长。
1991年—2017年,任
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原名叫苏联科学院,
苏联解体后更名为俄罗斯科学院)。
1995年,当选由
叶利钦领导的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
1999年、2003年、2007年,三次当选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
俄罗斯共产党代表)。
200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任圣彼得堡科学院大学校长。
2019年3月2日,因急性心肺衰竭在
圣彼得堡逝世,享年88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从1962年开始,若列斯·阿尔费罗夫致力于Ⅲ一Ⅴ族半导体异质结的研究,特别对半导体深入特性的研究,以及研制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二极管, 导致现代异质结构物理学与电子学的诞生。1963年,他率先提出半导体双异质结构。1966年,他首次发表半导体异质结超注入研究。1970年,他与同事们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只可室温连续运转的
半导体激光器。
据2022年11月
圣彼得堡国立电子技术大学官网显示,若列斯·阿尔费罗夫著有500多部科学著作。
据2022年11月
圣彼得堡国立电子技术大学官网显示,若列斯·阿尔费罗夫获得授权专利50多项。
人才培养
若列斯·阿尔费罗夫认为,应该培养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以及增强博士生在实践中的研究能力,同时,要使他们感到钻研所学的专业能成为国家的人才。
1973年,若列斯·阿尔费罗夫在约飞物理技术研究所创建了光电子学基础系。2002年,他创建了俄罗斯科学院学术物理与技术大学(Academic Physical and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of RAS)。2009年,在他的支持下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科学院大学—纳米技术研究教育中心(简称“圣彼得堡科学院大学”)成立。
若列斯·阿尔费罗夫在北京邮电大学倡导创立并亲自领导了“阿尔费罗夫中俄联合实验室”。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若列斯·阿尔费罗夫的父亲是
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造纸和木工部的雇员和部门负责人,为
苏联共产党党员,曾在苏联内战中领导过一支工农红军骑兵部队。他的哥哥马克思·阿尔费罗夫(Marx Alferov)于1944年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红军服役时被杀害。
若列斯·阿尔费罗夫的第二任妻子叫塔玛拉·达尔斯卡娅(Тамара Дарская),第一次婚姻生育有一个女儿,第二次婚姻育有一个儿子伊万(Ивана)。
人物评价
不论从何种角度,若列斯·阿尔费罗夫都是俄罗斯科学界的巅峰,他的去世是对俄罗斯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时任俄罗斯科学院院长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夫评)
若列斯·阿尔费罗夫对物理学和III-V半导体异质结构技术,特别是在喷射特性、激光器的开发、
激光二极管、取向方法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观察者网评)
若列斯·阿尔费罗夫作为纳异质结构、纳米电子学和纳米光电子学等领域的先驱者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评)
若列斯·阿尔费罗夫是一位伟大的人,他不仅为世界科学付出了很多,为俄罗斯也做了很多事情(Жорес Иванович был великим человеком. Но он много делал не только для мировой науки, для своей страны.)。(原阿尔费罗夫基金会执行主任Евгений Мозговой评)
若列斯·阿尔费罗夫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一位真正的科学家(Жореса Алферова Замечательный человек, настоящий ученый.)。(时任圣彼得堡代理州长Александр Беглов评)
人物影响
2001年,于1977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以若列斯·阿尔费罗夫的名字命名。
2010年3月,北京邮电大学成立了以若列斯·阿尔费罗夫名字命名的“阿尔费罗夫信息光电子学与纳异质结构中俄联合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