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河小拟铲鲟
鲟科拟铲鲟属鱼类
阿姆河小拟铲鲟(学名:Pseudoscaphirhynchus hermanni)是鲟科、拟铲鲟属鱼类。与阿姆河大拟铲鲟近似,区别在于该物种头部和鼻子上没有尖锐的刺。此外,也没有尾丝。阿姆河小拟铲鲟栖息在浑浊的阿姆河中游具有沙质或石质底质的浅水区,以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分布在流入咸海的阿姆河中,与阿姆河大拟铲鲟分布重叠,有时可与阿姆河大拟铲鲟杂交。
形态特征
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呈竹片状,边缘较尖,无喷水孔;下唇连续不分裂,有2叶,吻须无毛,尾柄较短,被骨板部分覆盖;背骨板数少于15,侧骨板数少于41;外侧吻须比内侧吻须的2倍还长,无尾丝,头上无刺。
阿姆河小拟铲鲟个体小,最大只有30厘米长。背骨板9-13枚,侧骨板30-39枚,腹骨板6-10枚,背鳍条数28-31,臀鳍条数17-20,鳃耙数9-11。吻长而尖。
阿姆河小拟铲鲟上唇和下唇锯齿状。骨板较尖。
近种区别
阿姆河小拟铲鲟与阿姆河大拟铲鲟(Pseudoscaphirhynchus kaufmanni)近似,区别在于阿姆河小拟铲鲟头部和鼻子上没有尖锐的刺。此外,阿姆河小拟铲鲟也没有尾丝,而阿姆河大拟铲鲟有细长的尾丝。
生活习性
阿姆河小拟铲鲟栖息在浑浊的阿姆河中游具有沙质或石质底质的浅水区。阿姆河小拟铲鲟以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分布范围
阿姆河小拟铲鲟分布在流入咸海的阿姆河中,涉及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可能存在于塔吉克斯坦。阿姆河小拟铲鲟与阿姆河大拟铲鲟分布重叠。
繁殖方式
阿姆河小拟铲鲟在生活的河段中产卵,有时与阿姆河大拟铲鲟杂交。6-7龄时开始性成熟,怀卵量为850-1500粒。在春季4月水温约16℃时产卵,在石砾底质河段产卵。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种群现状
历史上阿姆河小拟铲鲟的资源量就很少,无捕捞经济价值。在1940年代被认为是稀有物种(Berg 1948),2012年,被认为非常罕见。没有公布数量规模或减少的数量,但是,由于大坝的建设和阿姆河下游的排放量减少,过去30年来出现了急剧下降。到1980年代后期,该物种已经非常稀有。1982年以后,连续十几年没有发现过阿姆河小拟铲鲟,直到1996年在阿姆河捕获了三尾阿姆河小拟铲鲟。1995-2005年期间,土库曼斯坦莱巴普省阿姆河中段(塔什拉巴特-阿斯塔纳巴巴)的土库曼研究员弗拉基米尔·萨尔尼科夫(Vladimir Sal'nikov)捕获了60只阿姆河小拟铲鲟标本;体长7.1-23.3厘米,重量2-51克(Sal'nikov 2012)。一组俄罗斯和乌兹别克鱼类学家于2014-2015年在乌兹别克斯坦Khorezm省Khanka地区的Amu Darya河捕获了该物种的两个标本。2015年捕获的一条鱼被带到位于希瓦市(乌兹别克斯坦)的Khorezm Mamun学院(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的一个地区分支机构)的设施中,在被圈养一年后死亡。据当地渔民称,在Khanka地区的阿姆河中,阿姆河小拟铲鲟很少但经常作为兼捕物被捕获。当地渔民通常会放生。
濒危原因
阿姆河是流入咸海的两条主要河流之一,1257千米内无支流。与锡尔达里亚河一样,几个世纪以来,阿姆河被用于灌溉,但对河中的鱼类区系组成影响不大。20世纪50年代,针对新生的棉花工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在阿姆河河上建了两座大坝,在该盆地建起了众多的水库,阿姆河河的水文节律遭到破坏,流速发生改变。阿姆河小拟铲鲟在阿姆河河中上游丧失了原有的栖息地,在下游出现河流干枯和盐化,这是导致阿姆河小拟铲鲟走向极度濒危的主要原因。此外,棉花生产所带来的大量盐类、化学肥料及有毒物质对河流中的水生生物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保护措施
该物种的一部分分布在阿姆河自然保护区(土库曼斯坦)内。该物种于1998年被列入CITES附录Ⅱ,并在所有分布国家进行了全国保护。2014年,在距离Khanka地区约70千米的希瓦市(乌兹别克斯坦)的Khorezm Mamun学院(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的一个地区分支机构)建立了一个小型池塘养殖场,用于饲养和研究拟铲鲟,这里是小型鲟鱼的栖息地。 2015-2016年,该建筑群试图圈养一个标本,但未能使其存活超过一年。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7 11:4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近种区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