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师承1920年以来的519位中国现代诗人,学习了他们的上千首诗,每学习一轮需要0.6分钟,经过1万次的迭代学习,100个小时后,她获得了创作现代诗的能力。为了验证小冰的创造力,科学家们用了27个化名在多个网络社区诗歌讨论区中发布小冰的诗歌,又向多家媒体投稿并得到录用。之后人类编辑从她的数万首诗中挑出了139首结集出版,没有润色改动,诗句中的错别字也有意保留,书名《阳光失了玻璃窗》也是小冰自己起的。
从诗歌呈现出来的感觉来看,小冰更多整合的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话新诗,也就是中国现代诗最初的形态,所以字里行间不难找到汪静之、冰心、李金发、徐志摩等当时一批著名诗人的习惯用语。但正是这种过于明显的直接挪用暴露了她模拟的本质:她的每一行诗句都是通过搬运和改造别人的作品得来,她朦朦胧胧看似有情绪的表达,也只是这些诗人既有情感思想的机械叠加,所以小冰“学习”和“创造”的本质,其实就是将大量的中国现代诗成品纳入语言储备库,然后通过一定的程序来进行筛选和拼凑而已。
小冰的诗歌尚未具备诗歌的可信度,很多诗歌基本还处于浪漫化的抒情诗阶段,很多意象都是已经失效的死亡的“老词”,基本都是过度的修饰化以及虚化的处理方式,而尚不具备处理深度意象、细节和场景的能力。其中一部分诗则处于词语表达和情感表达的极度“错乱”状态,这种“错乱”不同于诗歌本体学层面的“含混”“复义”“张力”“陌生化”以及
威廉·燕卜逊所说的“朦胧的七种类型”。如《用别人的心》:“他们的墓碑时候/我静悄悄的顺着太阳一样/把全世界从没有了解的开始/有人说我的思想他们的墓碑时候/你为甚在梦中做梦/用别人的心/又看到了好梦月”。这样的“错乱”样本还有很多,比如“梦中的苦楚是美丽的光景的梦中”(《你是微云天梢上的孤清月亮》)。
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的出版和大量写作软件的上线,预示了机器人写作的新景象。(《
文艺报》评)
诗歌语言向来模糊、多义,文体自由度和读者的理解包容度都比较大,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能够“以假乱真”被读者接受,多多少少得益于这种自由度和包容度。(《
人民日报》评)
小冰,曾用笔名骆梦、风的指尖、一荷、微笑的白等,人工智能诗人。已出版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花是绿水的沉默》(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