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日记》是2011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阎锡山。这是一本走进阎锡山内心世界而求证其成败经验,探寻民国人物大事机缘,遥望民国政经风云变幻的最佳读物。
内容简介
一手提杆秤,一手拿
算盘,阎锡山为何能执掌
山西长达38载?被蒋介石两度誉为“模范省长”,其为政、处事有何过人之处?政坛“不倒翁”的智慧格言,何以让贾樟柯、冯仑倾服不已?
人称“山西王”的阎锡山军政之余,勤于著述,这本1931—1950年间的日记,多由阎本人于每日晨起洗漱时口述、秘书笔录而成。阎锡山说:“记事是为自己留痕迹,记理是对人类作贡献,我不愿为自己留痕迹,愿对人类有所贡献。”他的日记多为做人、处事、为学、为教、为政的心得感想。阎锡山曾经商、习武、留洋,而一生服膺儒学,日记中精辟格言处处可见,洵为一代“山西王”的智慧语录。
作者简介
阎锡山(1883—1960),人称“山西王”,字百川,号龙池,山西
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人。1911年10月领导辛亥太原起义并获得成功,被推选为 山西
都督,后历任山西省省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山西省主席等职,执掌山西达三十八载。1949年太原解放后,出任迁往广州的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部长,12月随国民党退守台湾。卸职后避居阳明山著述至去世。
原文摘要
一份没带走的日记
作为中国现代史中的重要人物,阎锡山记日记的习惯颇奇特,他几乎不记事,而是“不记事而记事之理”。他以为:“记事是
主观的,记理是
客观的,记事是为自己留痕迹,记理是给人类贡献准绳。”
于是,整整16本,都是各种各样的“阎氏格言”,文白间杂,有时寥寥数笔,有时却能写上一两千字。
“不慎于初,必悔于终”,“跳出陷阱,始可以入坦途”,“柄不在手,转不由己”,“物质过乏则朽志,物质过量则放志”……对于这项用不同的语言来重复前人智慧的工作,阎锡山干得乐此不疲,从1931年到1938年,每日不辍,以后因战争形势吃紧,才有所松懈。
在日记中,既有对资本主义评价等玄远命题,也有生活中的俗理,甚至还有山西土话“做甚悟甚”。
立德立功立言,这是旧时代
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阎锡山显然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那么,在日记中,究竟能看到一个怎样的阎锡山?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它的价值何在?
为此,《
北京晨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山西大学博士生导师
李茂盛,李先生曾在山西省党史研究室工作多年,很早就接触了这些日记,并为它的公开出版做了许多工作。在他看来,这一文献不论是对研究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和民国山西史,还是对研究阎锡山本人的思想,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阎锡山的日记分
正本和
副本,留在
大陆的是正本,他逃跑时很匆忙,飞机上空间有限,所以没拿,而副本在他秘书手中,被带到
台湾。
这份日记从1931年记到1946年,阎锡山后来也写
日记,并在海外出版,比留在大陆的内容要多。
阎锡山每天早晨起来,利用吃饭前的时间,一边洗脸,一边向秘书口授日记,主要是谈感想,记录在宣纸装订的本上,很精美。
日记的出版
太原解放后,这些日记被省公安厅保存,当时工作重点是镇压反革命,它被当成重要档案,其实里面没记录与现实相关的内容,否则阎锡山走的时候,早将它销毁了。但在当时的氛围下,也没人敢过问这件事。直到1952年被发现,保留在省公安厅档案馆,时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王世英批示:“作个注释,以为以后研究历史者之佐证。”
然而,“注释”工作一直没能进行,在当时人们的视野中,阎锡山是反动人物,不敢碰。“文革”期间,这件档案得到保存,但知道的人已不多。
改革开放后,这些日记转交省委相关部门保存。1986年,李蓼源先生多方奔走,他曾任阎锡山的秘书,但是小秘书,后投向革命,曾因“共党嫌疑”被国民党逮捕入狱。他就注释日记一事请示当时的省委书记李立功,得到支持,便集中了多位专家,成立办公室。经过2年努力,于1988年10月注释完成,却无处发表。1991年10月26日,
薄一波同志指示:“阎已是历史人物,看看他的日记,不难想到他的为人。”这样才内部印刷了一批。
随着人们对历史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些年来,蒋介石、张学良等人的日记在大陆先后公开出版,今年,阎锡山日记也终于获准公开出版。历尽曲折,
阎锡山的日记终于
出版了。从
1952年它浮出水面,岁月已翻过将近一个甲子。
蒋的日记中,“反共”的言论比较多,相比之下,阎的日记却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内容,甚至连当时国民党常用的“共匪”、“毛匪”等骂人字眼,阎锡山也一概不用,最多只是记一笔“
毛泽东扰进”。
这与阎锡山教育背景有关,他从小受
儒家影响教育,有很深的
程朱理学的功底。在日记中,他对国民党中一些同僚也提出批评,但都非常隐晦。
值得重视的抗战文化
《阎锡山日记》公开出版,我认为有两大价值。
首先是史料价值,虽然他的日记写的都是感想,但人只有感于事才能发于情理,可以根据当时事件发生的背景参照阅读,此外日记中也记录了一些具体事情,以及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是我们解读历史的重要佐证。
第二是文化价值,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抗战存在着抗战文化,这个文化有统一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其中的内涵,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去研究。
阎锡山毕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在山西统治时间长,此外他很有特色,也做过一定贡献,对此我们应坚持唯物主义者的立场,实事求是地说出来,也无妨。陈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