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
中国历史学家
阎崇年,1934年4月24日出生于山东蓬莱汉族,历史学家。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北京孔庙国子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名誉馆长、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专业历史学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百家讲坛”新格局的开创者。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4年4月24日,阎崇年出生在山东蓬莱的一户渔民家庭,15岁随父母来到北京。195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白寿彝告诉阎崇年历史不能光是在书斋里研究,要把历史还给群众,要注重对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
阎崇年早期受杨钊教授的影响,利用课余时间看书写文章研究先秦史,后经人介绍拜访中国科学院历史所杨向奎教授。随后,杨向奎写来一封信,强烈要求阎崇年转攻清史,理由是先秦历史大多依靠关中的地下发掘,身在北京只能吃人家的“残羹剩饭”,而宫廷建筑、清宫档案集中在北京,能为清史研究提供重要资料。1963年,阎崇年被下放到地处居庸关的北京南口农场进行思想改造。逆境中,阎崇年窥伺不忘看历史书籍。他被领导找去谈话并被询问改造思想为什么看线装书,阎崇年回答他是学清史的,没有洋装书。这位领导让他注意群众影响,并安排他值夜班的工作,使他能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在文革时期,不参加保皇派,也不参加造反派,埋头读书写书,完成了《努尔哈赤传》。
治学历程
1963年初,阎崇年开始学习清史。20世纪60年代初,他主要读《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起居注册》等。1964年,他写出论文《评康熙帝》,之后关注学习康熙朝历史四十余年。1980年,他专业研究清史、满洲史及北京史。阎崇年撰写了《努尔哈赤传》《袁崇焕研究论集》《清朝开国史》和《清史论集》等论著,并发表若干篇论文,总数300多万字,并进行满学的学习、开拓与研究。20世纪80年代,阎崇年和国内外同仁开创满学,给出满学定义,创立北京满学会,出版《满学论集》,主编《满学研究》和《20世纪世界满学著作提要》,倡议并主持第一届至第五届国际满学研讨会,同时利用电视平台系统讲述历史。
2004年5月,阎崇年登上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讲述《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宫》等四个系列,主讲《清十二帝疑案》系列,深受观众喜爱追捧,并创下收视率历史之最。阎崇年自此成为“百家讲坛”走出低谷的转折点。《清十二帝疑案》被公认为《百家讲坛》“第一坛好酒”。
2006年9月1日,阎崇年再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明亡清兴六十年》系列,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去给听众和读者介绍历史,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真相。同时,中华书局出版同名图书,运用以事带人的写法,反映一个十分复杂的时代,阎崇年认为《明亡清兴的六十年》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缩影,学习这段历史对了解近代中国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3月,阎崇年三登《百家讲坛》,主讲《康熙大帝》系列。2012年2月24日,阎崇年再登《百家讲坛》,主讲《大故宫》系列,共60讲。2017年5月,阎崇年又一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大故宫》第四部《御窑千年》
写作经历
1983年,阎崇年出版第一部学术著作《努尔哈赤传》,这是世界学术史上第一部系统研究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著作。阎崇年花费近20年的时间写成这本专著,包括十年“文革”动荡,他将其称为“今后学术历程的新起点”。
2004年,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在中华书局出版,《正说清朝十二帝》运用”正说”、“细说”、“通说”、“新说”的叙述方法,扩宽受众范围,阎崇年曾说:这本书的读者面比较宽,上到院士,下至8岁的小学生都可以读。
2010年,阎崇年根据《百家讲坛》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康熙大帝》一书,之后由中华书局推出。在《康熙大帝》一书中,阎崇年从国际、平民、电视、公正和人文五大视角,对康熙的成长经历、丰功伟绩、日常生活、遗憾缺失等一一进行阐述,全面介绍康熙皇帝跌宕起伏的一生。阎崇年希望这本书成为励志读物,对小读者而言,康熙的自强不息精神值得推崇,他小时候就失去父母,患过天花,但他克服困难,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宏愿。对中年读者来说,他们能从书中了解康熙为了国家所进行的奋斗。而作为特定读者群的公务员从中会汲取营养,了解康熙如何治国。阎崇年认为圣人贤人凡人俗人的区别在于志和学。阎崇年评价康熙大帝是中国皇朝史上的千年一帝,世界史上的千年名君。
2012年,阎崇年作品《大故宫》第一部在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大故宫》以建筑空间为线索解析封建皇家族系、机制构架、社会人文、文化渊源,以及建筑、文物、民风等方面。阎崇年力求多视角、多元化解读“大故宫”,广泛联系各领域专家以及国外史学家和汉学家进行沟通,并对所讲内容进行实地考察,动员全家核对、搜集资料。阎崇年称《大故宫》是开启通往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钥匙。
2014年,阎崇年出版通俗历史读物《努尔哈赤全传》,其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启示,保留学术著作的注释体例。《努尔哈赤全传》呈现努尔哈赤的经历,侧重讲解努尔哈赤对整个清朝及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
2018年4月,阎崇年原创性的学术专著《森林帝国》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这是中外史学界首次提出“森林文化”的概念。阎崇年提出论述文化统合的概念,认为满洲统治集团从森林文化中走出来,利用政治、文化、宗教等政策,整合农耕、草原、高原以及海洋文化,使各文化之间合而不同、自身得到发展,又互通有无、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森林文化、森林帝国、中华文明五种文化形态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分析、研究和阐述森林帝国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文化根因和利于澄清两个认识误区。中华文明发展宝贵经验在于“合”与“一”,实现中华文化多元统合,形成中华民族多元统一。
2023年,《阎崇年史学论集.清史卷》由三联书店出版。卷上是综论叙述;卷中内容主要围绕努尔哈赤与袁崇焕展开;卷下内容则以清入关为背景,多角度关注康熙王朝。《阎崇年史学论集》中包含明史、清史、故宫史、北京史以及满学五大领域的97篇论文。
主要作品
出版图书
荣誉奖项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阎崇年的儿子阎天,2003年北京高考文科第一名,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师
情感生活
阎崇年的妻子是解立红,在家里,夫妻俩闲聊的话题永远是历史。
兴趣爱好
阎崇年会玩的东西不多,基本上所有时间都与书为伴,看书累了就看报,看报累了就看杂志,在累了就敲电脑、抄材料。
四合书屋
“四合书屋”是一进阎崇年家就能看到的牌匾。“四合”是指天合、地合、人合、己合。阎崇年住在北京社会科学院院内的宿舍里,书籍充满三室一厅的房间。客厅是一个大书房,除了朝南的落地窗,三面都是褐色书柜组成的高大“书墙”。书房在南面,门上方题写:“四合书屋”。东西两侧的书架里放满了书,南面的书桌上放着电脑、传真机和一些书刊。写作主要在客厅。房中有一个小圆桌,一部笔记本电脑,就足够了。有时在大圆桌上写作,桌上有零食,专为客人们准备,好友来时,一杯清茶、几碟干果,谈事叙情。好友告辞,放上电脑就可以继续写作。
社会活动
会议活动
演讲活动
人物评价
阎崇年为栏目做出奠基性、里程碑意义上的贡献的主讲人。从他开始,《百家讲坛》摸索出一条由一位主讲人用通俗活泼的方式按照电视的规律讲述历史文化专题的路径。(《百家讲坛》聂丛丛 评)
阎先生不吝将思考了20多年的“赫图阿拉之问”作为首期内容,以生动的语言传递富有逻辑性的深刻思考,用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号召力,为远集坊打了开门红。各界人士重聚远集坊,畅谈《日新集》,是庆贺阎先生至诚、至善,慎终如始,安康吉祥,也是为贯彻中国版权协会传播优秀文化和卓越思想的理念再添一笔重彩。(阎晓宏 评)
阎崇年在历史研究领域具有很多开创性的见解,比如1983年出版的《努尔哈赤传》是国内外第一部研究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学术专著,百余万字的《清朝开国史》至今也是该领域最为系统详尽的研究成果。阎崇年通过央视《百家讲坛》这个窗口,将专业的历史知识大众化。(清史专家、南开大学冯尔康教授 评)
人物思想
三得一失
阎崇年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知晓,自谓有“三得一失”。第一“得”,传承历史的能量增大。“我随着社会知名度不断增加,出版《袁崇焕传》并印刷5万册,扩大历史传播范围,传承历史的能量也随之增加”。第二“得”,个人见解提升。“我早期研究历史时,主要在书斋看相关文献。后来接触到更丰富的研究条件,到各地交流和实际考察。把实地考察的材料写到书里,提升见识,丰富文献”。第三“得”,了解群众对历史的看法。“过去多是和学界同行交流,缺少普通群众对历史的态度看法。随后通过与读者交流了解到普通读者“大汉族”想法”。一“失”,由于社会知名度的不断增加,社会活动也随之增多,导致阅读文献的时间也减少许多。
四合哲学
阎崇年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看了大量历史人物传记,特别是明清人物传记。从中归纳出一个道理:凡是能够“达到四合”者,就达到《大学》中“止于至善”的境界,都是历史的成功者或胜利者。阎崇年认为,“止于至善”是《大学》指明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达到“至善”的境界。具体说来,“止于至善”,就是要科学地调理天、地、人、己的四维关系,达到“四合”,也就是要达到天合、地合、人合、己合。达到四合是个过程,在过程中不断趋近“四合”,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治学品格
阎崇年说:“我受了商人之家的影响,跟纯农民来讲,品格中多了一些机变。跟纯城市人比呢,多了一些吃苦能力。跟纯市民来比呢,又多了一点勇敢。”比较能吃苦一点,比较勇敢一点,也比较机变一点,这三点对他的治学影响很大。“治学必须要吃苦,要勇敢,因为你学术要突破,不停地创新,不停地突破,创新、突破要有胆量”。勤奋、刻苦、执着、创新这些固然重要,但他始终认为勇敢是作为学者最为重要的品格,自己能够在学术界有一点成就,或许就是因为比同行多一些勇敢的原因。“一个学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胆量是不行的”阎崇年说。
人物事件
2008年10月5日,阎崇年受邀前往无锡,参与太湖书市签售活动。下午14:30,一名二十多岁男子在阎崇年签名时挥手掌掴其脸部。事后,阎崇年坚决否认“签售被打”是缘起学术之争。理由是,首先双方须是学者,且从事学术研究,其次需阐述学术观点,并有论据、分析和逻辑论证的过程。但阎崇年与行凶者素不相识,不曾言语争辩,所以他认为不是学术争论。阎崇年表示不反对学术争论,但要满足清史专业、在清史研究领域上有学术专著、有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经历,三个条件。最后,阎崇年表示这次意外对他的清史专业研究不会造成影响。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7 20:5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