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
武夷山市区的人文景观
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著名的革命老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旅游度假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的武夷山市区,列宁公园内的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粟裕大将骨灰安放处、闽北著名的六烈士纪念亭等共同形成闽北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人文景观。
规模
纪念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共分7个展厅,陈列200多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和260余幅图片,图文并茂、翔实直观,全面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闽北人民经历的大革命浪潮、土地革命硝烟、抗日战争烽火、解放战争炮声的光辉革命历程。馆内基本陈列分16个专题。
发展历史
1983年中共建阳地委、行署决定在闽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崇安县筹划建设“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1985年动工兴建,1988年建成开馆。闽北革命烈士纪念馆是一座回字型仿古建筑,造型典雅壮观,在开放式列宁公园茂林修竹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1988年7月建成开馆。占地面积3千平方米,是一座雄伟壮观、具有民族风格的仿古建筑,有7个展室144米延长展线及配套设施。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题写馆名。纪念馆隶属中共南平市委办公室,为正科级事业单位。
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则是南平市唯一一座全面、系统、集中展示闽北党史、
革命史和新中国成立以来闽北建设成就的纪念馆,馆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至1949年闽北人民解放和解放后闽北成就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崇安人民在近30年革命斗争中留下的革命文物210余件,陈列图表、照片320余幅,文献资料220余件。真实地记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闽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不屈地进行革命斗争的史实。
几十年来,闽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
2020年5月17日,签署联盟协议,发起成立浙赣闽皖四省边际纪念馆红色联盟。
馆内陈列
中共闽北地方党组织的建立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史实。分16个专题:人民的苦难与反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闽北地方组织的建立和工农运动的崛起,闽北农民暴动,工农红军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苏区的建设与发展,主力红军在闽北,三年游击战争,停止内战与抗日,抗日救亡运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赤石暴动,争取和平民主、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大军、解放闽北,闽北英烈,党和国家的关怀。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1:20
目录
概述
规模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