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车,又称篷车,俗称闷罐车,是一种封闭的
火车车厢,一般用来运送
货物。虽然在设计和制造上,棚车比
平车要复杂,但是由于不须担心人员或货物被甩出列车的缘故,棚车是最为多用途的铁路货车车厢之一[来源请求]。棚车的侧面有敞门,其大小和开闭方式依设计的用途而定。有些用于运载大体积货物的闷罐车,还装有车尾敞门和可调的隔墙。
棚车是
铁路货车中的通用车辆,用于运送怕日晒,雨淋、雪侵的货物,包括各种
粮谷,日用工业品及贵重仪器设备等。一部分棚车还可以运送人员和马匹。到2002年底,中国铁路已拥有棚车91835辆,约占货车总数的20%。
棚车有时会被用于人员的运输,尤其是战争时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
法国制棚车先后被法军、德军和其他联军用于士兵及货物的运输,这种棚车被法国人称为“40/8”(法语:Quarante et huit),因军方认定该棚车可载40名士兵和8匹马。
纳粹德国亦曾用棚车运输囚犯,而1945年3月美国陆军俘获的一部分德国士兵在由前线至战俘营的美军棚车中窒息而死。
中国曾于20世纪80年代至1997年的
春运期间对部分棚车进行清洗、消毒、搭建厕所、加修乘务员座椅、加建栏杆等改造工作,用于运送
民工返乡的
临时旅客列车,单车厢运载的人数甚至超过200,而在1990年代初期仅
广铁集团就有超过1000辆棚车承担客运任务。1997年,铁道部下令禁止棚车载客。
中国旧有的棚车都是外国货,车型多达80余种。这些车辆结构复杂,载重量绝大多数是30t的
小型车,很不适应
铁路运输的发展需要。从1953年起中国开始制造载重50t、容积100m3,车体为全钢结构的P50型棚车,后经过改进,成为当时的主型车。P50型除了可以装运各种免受雨雪的粒状、箱装及贵重物品外,车内还设有床托、灯钩、烟囱口等,可供运送人员之用;另有拴马环、拦马杆托等设备,以供装运马匹用。1958年后设计制造了载重60t、容积为120m3的新型P13型棚车,具有自重轻、载重大、结构牢固、外形美观等优点。为了适应散装货物装卸,该型车在车顶上设有装货口,侧壁下角设有卸货口。以后又生产了与P13型基本相同但取消了装卸口的棚车,改型为P60型。为了适应货物装卸作业机械化的要求,1974年又批量生产了3m 宽车门的P61型棚车,载重60t、容积120m3。1980年设计制造了P62型棚车;20世纪90年代后生产了P63、P64、P64A型棚车。1998年生产的P64A型棚车,自重25t,载重75t,有效容积82.3m3,车长13.938m;1999年生产的P64A型棚车,自重提高到25.9t,载重58t,有效容积135m3,车长为16.438m。
值得一提的是P65型行包
快运棚车,该车采用了大圆弧型车顶结构、新型结构车门、PVC内衬板等新结构、新材料。
转向架采用引进美国下交叉支撑技术的转K2型转向架和我国自行研制的中交叉支撑技术的转K1型转向架。
制动系统采用10英寸旋压密封
制动缸、高摩合成
闸瓦和KZW—4G型无级空重车调整装置。该车容积135立方米,当载重45吨时,运行时速120公里;当载重68吨时,运行时速100公里,最高试验时速达到13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