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建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教授
闵建蜀(MUN Kin Chok,1935~),原籍四川重庆。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市场与国际企业系主任、EMBA创办人与主任。全国政协委员(1987- 至2021年9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教授。
人物经历
闵建蜀教授为香港中文大学市场学荣休讲座教授,新亚书院荣誉院士,是市场学的杰出学者,曾任新加坡南洋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香港市场学会总裁,美国国际企业学会东南亚分会会长,广东运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市场学会顾问;中国高校市场学会顾问;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市场专业联会名誉会长。
闵教授于一九六五年获德国佛莱堡大学(University of Freiburg)经济学硕士学位,一九六七年再获该校颁授经济学博士学位。一九六九年,闵教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任工商管理学讲师,一九七四年晋升为高级讲师,一九八二年获委任为市场学讲座教授;二零零零年荣休,获中文大学颁授市场学荣休讲座教授衔。
闵教授服务中文大学超过三十年,期间担任多项行政职务,包括新亚书院工商管理系系主任、新亚书院市场与国际企业系系主任、中文大学市场与国际企业学科委员会主席,并于一九八一至八四年及一九八七至九三年三度当选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此外,闵教授曾任大学教务会奖学金委员会主席、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咨询委员会主席、亚太工商研究所管理委员会主席,以及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主任等职。
一九七四年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立,闵教授为主要策划人之一。他首次出任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时,领导学院重整,引入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并将原本独立的工商管理硕士部门并入学院。闵教授又倡议成立亚太工商研究所,及规划成立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并担任课程主任(一九九三年至二零零二年)。该课程为全港首创,多次获评为亚太地区(包括澳洲与新西兰)最佳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之一,在全球排名亦位列前茅,闵教授居功至伟。
中国自一九七八年对外开放之始,闵教授即协助中文大学重建与内地院校的交流网络。在八、九十年代,协助很多内地院校建立市场学、国际企业与工商管理课程。他曾担任多所院校的荣誉教授职务,贡献良多。闵教授将中国传统哲理(尤其是《易经》)应用于现代管理,见解独特,贡献卓越。
退休后,闵教授仍积极从事教研工作,现仍于香港中文大学EMBA课程开讲《易经与领导的艺术》。
主要成就
闵氏评估法
罗氏等级评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两种密切联系而又有一定区别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闵氏多因素评估法和关键因素评估法。
闵氏多因素评估法将影响投资环境的主因素分为十一类,每一类主因素又由一组子因素组成。
主要作品
出版著作
论文百余篇,专著有:
《市场研究:基本方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7。(为最早出版的市场研究中文书)
《市场管理》(合作者有中大的李金汉教授、城大的游汉明教授、港大的谢贵芝教授),商务印书馆,1982。
《营销,投资,管理》(何淑贞、冼日明编),广角镜出版社,1985。
《中国投资环境》(合编者:王慧炯、李伯溪、薛凤旋),中国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出版,1987。
《改革与进步》,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
《中国式企业管理的探讨》(与蒋一苇等合著),经济管理出版社 北京,1985。
《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拓展》(与蒋一苇等合著),经济管理出版社 北京,1986。
《论企业经营机制》(与周叔莲等合著),经济管理出版社 北京,1988。
《论企业家精神》(与周叔莲等合著),经济管理出版社 北京,1989。
《易经与领导智慧》,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
《Chinese Leadership Wisdom from the Book of Chang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6.
个人观点
从阴阳调和的太极图开始解析,闵建蜀教授层层剖开《易经》的本质,在他看来,阴阳中和方为和谐,和谐依赖的是道德修养,而道德不仅仅依靠自律,还要依靠他律。
阴阳调和“德”为先
闵建蜀认为,从中心极点的属性来看,它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原点,阴与阳便是从这个原点发展出来的。
要达到和谐,就必须采用“中”的方法。“中是《易经》最主要的概念,要不偏不倚,有中也有正。”
对于团队或者企业组织而言,以“中”的方法达到和谐的目标,也是必要的。闵建蜀认为,任何一个团队,只有“和”为基础,才能发展得更好,但“和”并不等同于事事无原则地同意,而是“和而不同”,保持团队的独立思考、刚健的状态。
阴阳调和达到和谐,其基础是什么?闵建蜀的答案是“道德”。从个人到企业,从个体到整体,道德意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企业“道德”
像每个个体的人一样,企业也是有不同的道德表现的。
闵建蜀将企业的不同道德表现分为四类,既合法又有道德的,不合法又没有道德的,合法没有道德的,不合法有道德的。
第一类企业的行为是最理想的,他们对员工公平,对股东不作假,对消费者货真价实不欺骗。不过理想的状态总是最难达到的,“人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闵建蜀理性地指出,能够做到理想状态的企业,少之又少;
第二类企业的行为也普遍存在,有的企业产品质量差,不兑现承诺,既不道德也不合法;
第三类企业的行为常常通过那些巧舌如簧的销售人员表现出来,他们明知道推销的产品有极高的风险,但却不告知消费者,这种行为是合法的,却并不符合道德准则;
第四类企业行为或许是企业不得已而为之的,偷税漏税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企业能够生存下去,不合法却有道德。
自律与他律
四类企业共同存在于社会中,但这不意味着社会因此就自然能够达到“和谐”的状态。
“达到和谐社会,实际上有两个基础,一个是自律,一个是他律。”
事实上,人们常常陷入到误区中,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但闵建蜀提醒说,市场经济本身是建立在道德意识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道德意识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以行贿手段进行不公正的竞争,从而获得商业利益的案例比比皆是,这正是破坏市场竞争精神的典型做法,也是缺乏自律的表现。与之相对应的便是,以他律来进行约束。
“阴阳必须合在一起才是太极,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闵建蜀用《易经》的哲学方法来解释企业的自律与他律,“没有他律是孤阴不盛,只有他律没有自律孤阳不长。”
他进一步解释说,自律是人们以道德意识和修养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他律则是人们只是在法律条款的约束下遵守法律。企业也是如此,尽管有自律的需求,但更多的是倾向于表面应付他律,坏处就是治标不治本。“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需要治本治标。所以治本和治标是阴阳结合,是一个太极,也是必须同时考虑的,同时发生作用的。”
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被认为是既有自律又有他律的企业。在闵建蜀看来,另一个“太极”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经济效益,“阳面是社会责任感,阴面是社会责任效益。”
不过有这样一个“太极”的企业还不是那么普遍,闵建蜀建议,用市场效益来引导企业对公众负责,增加企业的自律行为,比如用基金会评估的方式,来评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公布评估结果,引导公众购买或者不购买企业的股票,从而使得道德意识与企业的股票相连,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连。
人物评价
闵教授是市场营销这一概念在华人学界的开拓者。80年代初期在内地培训时首先采用“营销”这一名词。其后又投入了金融投资领域,在这一领域的成果也很丰硕。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闵教授走开始研究《易经》。他在《易经》研究里面的成果,加深了华人世界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 2005年他出版了英文版的《易经与领导智慧》,用最传统的中国哲学和现代的领导艺术相结合,在领导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方面作出了很多开创性的思想贡献。闵建蜀教授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有非常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参考资料
名誉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闵建蜀教授.香港中文大学.
闵氏评估法.中国百科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15 13:4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