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应骅(1935年12月-2025年3月13日),男,
湖南省人,1962年毕业于
吉林大学数学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
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Fellow, IEEE)。曾任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龙星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湖南大学教授,
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执行主编。
人物生平
1957年至1962年,吉林大学数学系毕业
1962年至1966年,在铁道科学研究院从事逻辑网络和可靠性理论学习与研究
1966年至1986年,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81年至1982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访问学者
1982年至198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系访问助理教授
1986年至198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访问教授
1993年1月至4月,美国伊利诺依大学交叉科学实验室,访问教授
曾任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Fellow, IEEE),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文献中心主任。湖南大学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
2025年3月13日22时55分,闵应骅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闵应骅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3月17日上午9时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
研究方向
集成电路测试和容错计算领域
主要成就
闵应骅先生是我国集成电路测试和容错计算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集成电路测试和容错计算的科研与教育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所获荣誉
曾获IEEE计算机学会功勋服务奖、IEEE测试技术委员会突出贡献奖、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终身成就奖。
主要工作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容错计算基础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课题, 1998年至2001年。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容错计算和计算机可靠性理论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1995年至1997年。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容错系统中的故障检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992年至1994年。
参加“数字电路的可测试性分析和测试技术”,国家八五课题,1991年至1995年。
主持“铁路车站联锁安全保证系统”, 与铁路通号公司合同, 1992年至1993年。
主持“康发工作站测试产生系统”, 科健公司资助, 1990年至1991年。
参加“逻辑测试”, 国家七五课题, 1987年至1991年。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可信性的概念与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1989年至1990年。
参加“容错计算机基础研究”, 863 计划课题, 1987年至1990年。
主持“南翔编组站自动控制系统”。1977年3月, 提出南翔编组站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第一张框图,1978年1月进行外围设备调试, 并开通试验。1981年出版专著一本。1983年“南翔自动控制系统”通过鉴定, 198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编组站计算机控制系统”, 1976年6月4日。在丰台西站进行了用计算机控制溜放的我国第一勾车试验。
参加“编组站自动化”课题,1973年至1979年。
参加“逻辑网络与可靠性理论” 课题。在1962年至1966年发表论文 6 篇。翻译技术论文15篇, 收集在由中国科学出版社1966年出版的“组合网络”一书中。
闵应骅教授的突出贡献就是发展了布尔代数,提出了布尔过程的概念,用数学分析的概念精确描述了逻辑电路的定时特征,该理论已经在高速IC设计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成果获奖
IEEE 计算机学会金核心成员奖, 2002
IEEE 计算机学会功勋服务奖, 2001
IEEE Computer Society award for founding and chairing RTL ATPG & DFT workshop, 2000.
中国科学院华为奖教金,1999年
“集成电路逻辑设计与测试基础技术研究”, 199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1位。
列入美国马奎世界名人录Who's Who in the World, MARQUIS 13th Edition, 1996, P.911.
IEEE Computer Society award for contributions to ATS, 1996.
“PLA 测试的闵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成果,1996.
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1993年
“测试方法研究与应用”, 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2位。
“一种 PLA 测试方法”, 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1位。
“ETG PLA 设计”, 1989年获得
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奖
“数字系统设计与测试”, 1989年, 1993年, 1994年被中国科技大学评为最佳研究生课程
“南翔铁路编组站自动控制系统”, 198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1位
学术论文
赵瑞莲,闵应骅,“基于谓词切片的字符串测试数据自动生成”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第39卷, 第4期, 第473-481页, 2002年4月。
闵应骅,“关于fault与failure, MTBF与MTTF的译名,”《科技术语研究》,第4卷, 第1期,第9-10页,2002年3月
骆祖莹,闵应骅,杨士元. 一种新的CMOS电路最大功耗估计方法. 北京: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第38卷, 第12期,第1418-1422页,2001年12月
闵应骅,“可信系统与网络”,《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第23卷, 第5期,第21-23、28页,2001年11月
谢高岗,闵应骅,张大方,马维民“一个基于实际测试的网络流量模型”,《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第23卷, 第5期,第51-53、62页,2001年11月
骆祖莹,闵应骅,杨士元,“用于CMOS电路平均功耗快速模拟的输入向量对序列压缩方法:理论与实践”,《计算机学报》第24卷, 第10期, 第1034-1043页, 2001年10月。
李立健,闵应骅,“基于布尔过程的组合电路波形模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报. 第13卷, 第3期, 第242-246页, 2001年3月。
骆祖莹,闵应骅,杨士元, “一种新的CMOS组合电路最大功耗快速模拟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第13卷, 第7期, 第577-581页,2001年7月。
赵瑞莲,闵应骅,“一种基于数据流分析的程序定义域自动确定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第13卷, 第8期, 第762-768页, 2001年8月。
闵应骅, “计算科学的回顾与前瞻,”《
自然科学进展》,第10卷, 第10期, 第877-883页, 2000 年10 月。
李华伟,李忠诚,闵应骅,“单跳变敏化,”《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第12卷,第4期,第308-311页,2000年4月。
高 峰,李忠诚,闵应骅,吴 杰,“超立方体多处理机系统中基于扩展安全向量的容错路由” 《计算机学报》,第23卷,第3期,第248-254页,2000年3月。
江建慧,闵应骅,施鸿宝,“一种扩展故障安全系统理论,”《
电路与系统学报》,第4卷,第4期,第1-9页,1999年12月。
李华伟,李忠诚,闵应骅,“基于测量的时滞故障诊断,”《计算机学报》,第22卷,第11期,第1178-1183页,1999年11月。
李华伟,李忠诚,闵应骅,“双倍可变观测点的时滞测试,”《电子学报》,第27卷,第11期,第120-122页,1999年11月。
李华伟,李忠诚,闵应骅,“带时间参数的测试产生” 《计算机学报》,第22卷,第4期,第390-394页,1999年4月。
周应权, Mike W.T.Wong, 闵应骅, “基于连续校验和的模拟检错电路硬件开销的优化,”《电子学报》, 1997年, 2月, 第25卷, 第2期, 第45—49页。(EI B9707-1285-001. C9707-7410D-049)(EI 97423797157)
闵应骅, 李忠诚,“布尔过程论”,《中国科学》E辑, 1996年12月,第26卷,第6期,第541-548页。
闵应骅, “一种 C 可测乘法器的设计与测试”,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992年2月, 第29卷, 第2期, 第8-12页。
闵应骅, “一种保留进位阵列乘法器的分析”,《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第29卷, 第2期, 第1-7页, 1992年2月。
参考资料
讣告.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