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的红星》是1970年
吉林出版集团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李心田。
内容简介
潘冬子的爸爸潘行义是赤卫队长,随主力红军
北上抗日。妈妈也为红军做事,并参加了共产党。后来,仇人大土豪
胡汉三反攻回柳溪了。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妈妈牺牲了,冬子寄养在宋
大爹家。冬子想爹,盼望游击队早日来接他。这天,他独自进山去找游击队,不料却遇见了胡汉三,为掩护冬子,宋大爹被捕。胡汉三到处抓冬子,组织上安排冬子进城当学徒,冬子随赵叔叔来到茂源米店。在这里,冬子目睹了沈老板欺压学徒,往米里掺沙子坑害百姓,为发财勾结孙局长,置穷人于死地的罪行,愤愤不平。不久,沈老板宴请胡汉三,要冬子伺候。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冬子火烧胡汉三的住房,逃出米店。冬子翻山越岭,一心要到延安找爹。途中冬子走进一个村庄,和保长发生争执,被打得死去活来,多亏姚公公相救。姚公公的儿子也在延安,从此冬子就住在姚公公家,改称姨父。冬子伤痊愈后,为逃避抓壮丁,离开了姨父家,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参加了革命队伍,入了党,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战争胜利后,回到家乡,亲手抓住土豪胡汉三,为妈妈报了仇。
作者简介
李心田,江苏睢宁人。中共党员。毕业于
华东军政大学。历任部队速成中学教员,
前卫话剧团创作室主任、副团长。
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国家一级编剧。著有长篇小说《
寻梦三千年》、《
结婚三十年》、
《梦中的桥》、《跳动的火焰》、《
十幅自画像》、《屋顶上的蓝星》、《银后》,中篇小说
《人的质量》、《沙场春点兵》、《蓝军发起冲击》、《流动的人格》、《潜移》、《
老方的秋天》及话剧剧本等。
创作背景
1962年,作者在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两个小八路》。
责任编辑李小文同志约他再给孩子们写一本书。他答应了,于是便开始了《闪闪的红星》的创作。
写这本书,当时有这样几个依据:
一、他在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当教员,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儿子
许光、
政治部主任鲍先志的儿子
鲍声苏,都曾跟他学文化。他俩都是长征前留在家乡,全国解放后找到父亲的。
二、江西根据地有一位红军,长征时给家中留下一顶帽子,帽子里有他的名字。后来,这位红军的儿子拿着这顶帽子找到了他的父亲。帽子上那颗红星紧紧地吸引了他。
三、抗日战争期间,胶东地区有一个女青年,她十七岁便入了党。就在她入党的第二天,为了开辟新区,和敌人做了英勇斗争,后来被捕了,敌人把她吊在树上用火烧,她高喊口号,壮烈牺牲。虽然她只有一天的党龄,但她的生命却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辉。
四、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董必武同志对青年们的谈话,其中提到毛泽东同志原有三个孩子,长征时丢在白区,曾在上海流浪过,后来经过组织上的努力,三个孩子只找回两个,剩下一个丢失了。
这一辈人的童年,充满着无数挣扎与苦斗,为了不忘记这一些,并把它告诉给后人,就是他写作《闪闪的红星》的初衷。
很多人都以为《闪闪的红星》是描写江西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个感人故事,其实《闪闪的红星》是描写
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麻城的故事。李心田在接受《
中国广播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小说里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鲍声苏系湖北麻城籍
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
作品鉴赏
小说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
革命战争艰苦岁月的生活,再现了一个孩子在严酷的战争环境磨炼下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父亲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去了,母亲被大土豪胡汉三活活烧死。7岁的潘冬子被寄养在宋大爹家里。他13岁时,投降日寇的胡汉三抓走了领养他的宋大爹;在茂源米店当学徒,亲眼看见米店老板把沙子掺进米里坑害群众,并借米价上涨之机囤积居奇.和警察串通一气镇压百姓,使他弄清了“乡下欺压农民的土豪,城里囤积居奇的老板,和那些什么日军呀,
白狗子呀,警察局长呀,全是穿一条连裆裤的”。在流浪过程中经受了饥饿、毒打、拉夫等一系列磨难,他的认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我在柳溪,胡汉三打我;到了米店,沈老板打我;跑到了双岔河,黄胖子又打我,他们凭什么……”“天下的土豪地主,全是一个样。”他义无反顾地渡江去寻找革命的道路。为了突出党和革命前辈的引导作用,作者特意设置了几个象征性的道具:一颗闪闪的红星、一本
列宁小学的课本、一个留有他父亲血迹的
子弹头和一件他母亲牺牲前交给他的夹袄。这四样东西贯穿了潘冬子成长的过程。如果说五角红星和列宁小学课本象征着党的思想光辉、革命的光明未来,那么子弹头和夹袄意味着个人的深仇大恨和对父母的深厚感情。
《闪闪的红星》也塑造了鲜明的成人形象。如潘冬子的父亲潘行义,一个“从田里被逼着出去闹革命的庄稼人”的代表,顽强勇敢,做手术时在只有一针麻药的情况下,让给了战友,自己咬着牙让医生取出了腿上的子弹。冬子的妈妈在红军走后的艰难日子里,发动群众不交粮不交人,最后英勇牺牲。之后又有修竹哥、宋大爹、赵先生、姚公公等人的影响,这些父辈的言传身教对他明白革命道理、走上革命道路有深刻的影响,也给人物的成长提供了比较真实可信的现实背景。
小说以时间为序,情节清晰而完整。作品从潘冬子咬胡汉三的手,一直到潘冬子抓住胡汉三为止,在故事的进展中又曲折多变。如游击队为了使冬子免遭胡汉三毒手,把他送到县城,可是冬子在米店又偶遇胡汉三,险些被胡汉三认出,危难中幸被伙伴解救:冬子放火欲烧死胡汉三,但胡汉三被米店老板救了出来。直到潘冬子探家时亲自捕获,胡汉三被公审伏法。此外,作者善于
抓住人物的特征描写。作者抓住了胡汉三那双“狼的眼睛”和“眼中闪出的寒光”.写出了敌人的凶狠、残暴和狡诈。对米店老板娘,抓住她的体形特征是个“瘦高个儿”, “声音和她的个儿一样,又高又长,喊起来刺人的耳朵”,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小说在刻画人物心理、行为及语言上比较
注意儿童的特征和人物的个性,
小说叙述语言简洁、朴素、流畅。这些都增加了小说的美感。
作品影响
该小说1974年拍成同名电影,在全国范围内的少年儿童中掀起了一场“学习潘冬子,争做党的好孩子”的运动。改编的剧本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
文艺创作二等奖。小说还翻译成英、法、德、日、罗等十种文字。
出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