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翅稻蝗
斑腿蝗科稻蝗属昆虫
长翅稻蝗(学名:Oxya velox)是斑腿蝗科、稻蝗属昆虫。体型中等偏大,匀称。头较大,颜面倾斜,颜面隆起纵沟明显。触角细长,丝状。复眼卵形,其纵径为眼下沟长的2.5倍。前胸背板中隆线明显,无侧隆线,三条横沟均明显,沟前区略长于沟后区。前胸腹板突锥形,顶端略尖。前翅较长,略不到达后足胫节中部(雄)或到达后足胫节基部1/3处(雌)。雄性肛上板短三角形,具侧沟;尾须细锥形,端部近1/5处明显趋细,顶细锐。雌性腹部第2、3节背板后下角缺刺。腹基瓣片内缘缺齿;下生殖板后缘中央1对齿较分开。产卵瓣较长,上产卵瓣略长于下产卵瓣,上产卵瓣的上外缘和下产卵瓣的下外缘具细齿,各齿彼此近乎等长。体色变异较大,呈绿色、黄绿色、褐绿色或背面黄褐色,侧面绿色。复眼之后沿前胸背板侧片上缘具明显的褐色纵条纹。前翅褐绿色或前缘褐色,臀域绿色。
形态特征
雄性:体型中等,体表具有细小刻点。触角细长,22~26节,其长到达或略超过前胸背板后缘,其中段一节的长度为宽度的1.4倍左右。头顶宽短,顶端圆弧形,其在复眼之间的宽度约等于其颜面隆起在触角之间的宽度。颜面隆起略宽,纵沟较浅,两侧缘近乎平行。复眼较大,为卵形。前胸背板略平,两侧缘几乎平行;中隆线明显,线状,缺侧隆线;3条横沟均明显,后横沟位近后端,沟前区略长于沟后区。前胸腹板突圆锥形,顶端较钝。中胸腹板侧叶间之中隔较狭,中隔的长度明显地大于其宽度。前翅较长,常到达或超过后足股节的顶端;后翅长等于前翅。后足股节匀称,上隆线缺细齿,内、外下膝侧片的顶端均具有锐刺;后足股节近端部之半的上侧内、外缘均扩大成狭片状,顶端具有外端刺和内端刺;跗节爪间的中垫较大,常超过爪长。肛上板为较长的三角形,基部中央具中纵沟,其长到达中部;两侧中部缺突起,由中纵沟顶端至两侧缘各具短侧隆线。尾须为细锥形,较直,端部近1/5处明显趋细,顶端细锐。阳具基背片桥部较狭,缺锚状突;外冠突较长,顶端略弯;内冠突较大,紧挨着外冠突。阳具复合体的色带瓣为向上弯曲的粗大圆柱形,顶端略膨大;阳具端瓣较细长,向上弯曲,几乎包在色带瓣板之内。
雌性:体型较大于雄性。触角略较短,常不到达前胸背板的后缘。头顶宽短,其在复眼间的宽度明显宽于颜面隆起在触角间的宽度。前翅的前缘具稀疏的弱齿。腹部第2、3节背板侧面的后下角缺刺。上产卵瓣较直,外缘具齿,各齿不等长,各齿之间具1或2个小齿。下产卵瓣基部腹面的内缘缺齿。下生殖板表面后半部分具一宽纵凹沟,在其两边各具侧隆脊;后缘宽空处具一对分开的刺。
体色:褐绿色,或背面褐色,侧面绿色,头部在复眼之后,沿前胸背板侧片的上缘具有明的深褐色纵条纹。前翅褐色;后翅透明淡暗色,翅脉为深色。后足股节绿色或褐色,膝部为暗褐色。后足胫节青绿色,基部和端部暗色,胫节刺顶端为黑色。
生活习性
长翅稻蝗栖息于稻田及湿度较大的河边、水库周围。在巴基斯坦于5月,10月出现,危害棉花、甘蔗、谷、玉蜀黍等;在印度危害蓖麻、椰子、胡瓜、竹小麦、豆、粟和落花生等,出现日期有3月、4月、6月、8月、10月和11月;缅甸由9月到12月;泰国于4月份出现;在中国云南3~4月已出现,西藏于3月、7月、10月、11月都有出现。该虫取食稻叶和嫩穗。为害严重时的叶片被吃光,只留一束束中肋。山区的中晚稻常有此现象。10月中旬后,成虫产卵越冬后陆续死亡。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缅甸、印度、泰国、巴基斯坦;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山东、浙江、江西、广西、四川、云南、西藏。
繁殖方式
在广西每年可发生2代,以卵越冬。成虫喜在低湿向阳、土质疏松的田梗和草地上产卵。产卵时,分泌胶质物粘连草屑土粒结成卵囊,斜立于约3厘米深的土中。卵聚产在囊内,初孵若虫大多在杂草上活动和取食,至3龄以后才侵入稻田。
主要价值
成虫可以入药。味辛、甘,性温。归肺、肝、肾经。具有止咳平喘,滋补强壮,止痛,解毒透疹。主治百日咳,支气管哮喘,小儿惊风,咽喉肿痛,疹出不畅;外用治中耳炎。
物种为害
一年发生1-2代,以其卵在上中的卵中过冬,次年5月间孵化为跳填(若虫)。昼夜活动。主要取食中稻叶片;据报导也会危害茶树。
防治方法
在经常发生严重的地区,可用以下方法:①早春结合修田埂,铲除田埂上4厘米深的草皮烧灰或沤肥,消灭蝗卵。②结合春耕耙田,捞净水面浮渣,把浮在水面的蝗卵消灭。③蝗蝻发生时放鸭入田,捕食蝗蝻,但鸭子不能吃得太饱。④药剂喷杀:掌握蝗蝻期用90%敌百虫加水1000倍稀释液喷杀;或每667平方米(1亩)用80%敌敌畏乳油75~100毫升加水喷杀,或用菊酯类农药喷杀。
参考资料
Oxya velox.BioLib.cz.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4 22:3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