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卫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是唐宋时期淮河上的重要商贸和货物集散地。明代时,朱元璋将其定为中都八卫之一,并更名为长淮卫,与天津卫、威海卫并称全国三大卫,面积7平方公里,拥有3000亩耕地和万余人口。
名称起源
长淮卫,位于蚌埠市
龙子湖区边陲的小镇。面积7平方公里,3000亩耕地、万余人。主要有东、西两条大街,逢集时的客流量均在万人以上。长淮卫,可不同于千千万万个农村小集镇。
长淮卫古镇建于唐宋时期,是千年淮河的重要商贸、货物集散地。明代朱元璋建中都凤阳,将长淮定为中都八卫之一,取其名为长淮卫,与当时天津卫、威海卫统称全国三大卫。它的由来,大有玄妙之处。史书记载,在隋唐时期,长淮卫仅是淮河的水中之洲,为南沧卫的一个汛地。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相传,杨林在南沧卫设武科场,四周布下伏兵,邀约各路义军前来比武,然后炮轰武科场,火焚南沧卫,迫使一些居民北移到淮河的水中之洲。因该洲细沙遍地,质轻色白,一遇风起,便成团飞舞。有人把水中之洲戏言为“粉团”洲。直到宋朝,南沧卫才正式改称为“粉团洲”。
《凤阳新书》载:公元958年,即五代末年,周世宗柴荣率兵南征濠州(今临淮关),夜取粉团洲。苏轼(1037-1101年)36岁那年,去杭州赴通判伍,乘船沿淮而下,路经粉团洲,触景生情,随口吟出了“十里清淮上,长堤转雪龙”诗句,追忆了那场战争。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凤阳建中都城,定粉团洲为中都八卫之一,并根据苏轼“十里清淮上,长堤转雪龙”两句诗各摘一字,亲自把粉团洲易名为“长淮”。喻当时的长淮卫象千里淮河,波浪滚滚,淮水滔滔,百舸争流的一片繁荣盛世景象。
翻开中外历史,数以万计的地名,有哪个是皇帝亲自御名、赐名、易名的?从此可以看出,长淮卫这一地名是何等的珍贵,历史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是何等的精深!人文资源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真乃无可估量。
在明代,长淮卫出了两个有名的人物。一是兵部尚书单安仁,家居卫西二里西岳庙旁,今孙嘴子村。单死后,亦葬在故乡。二是与单安仁连亲的明代燕山侯孙兴祖,孙的长子孙恪后封为骠骑将军,死后亦葬在故土。 长淮卫古镇名胜古迹甚多,但因地势低洼,常受水患,绝大部分未能留存。1976年在挖新河时,于卫东大队6米以下的土层中发现有明代的碗筷、锅台、棺木等。1979年,又发现明代奋勇将军怀远侯孙安墓碑,至1982年,在财神殿附近挖掘出古旗杆座一个。
盛况
长淮卫,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明代初期,凤阳府在蚌埠集设立官仓后,淮北各地及蚌埠集官仓的粮食均经长淮卫运往凤阳。淮河下游所产的淮盐也经长淮卫运往北方各地。水路、陆路的一些官商客旅常在长淮卫短暂逗留,使长淮卫的饮食、客栈、澡堂、理发、百货等80多种行业日趋兴隆。一街七巷,人海涌动。仅300米长的狮子口巷就有骡马店(马车夫客栈)18家。玄帝庙(又名镇淮楼)北门外的淮河码头,每天停靠的木帆船,也呈现出“白天千杆桅,晚上万盏灯”之壮观景象。
长淮卫定中都城八卫之一后,指挥、守备、总兵等
朝廷命官云集长淮卫,一时高筑卫城墙,深挖护城河,又大建庵观寺庙。其中有前庵、后庵、水洪庵、地藏庵、玉皇阁、三皇阁、火神阁、魁星阁、文昌阁以及城隍庙、玄帝庙、东狱庙、西狱庙、大王庙、巧神祠、财神殿等“五阁、四庵、十四庙”。中都城重点工程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宗室“十王四妃墓”和“驸马黄琛墓”也建在卫东二里北湾处。在“十王四妃墓”的西首,莫家园、毕家园、苏家园三处建有千余亩的御花园。又把凤阳凤凰山经马丘(今崂山)通往长淮卫入淮河的运粮河拓宽凿深,两岸遍植杨柳桃杏。从明代起,长淮卫不仅已成为方圆百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军事中心,同时,也是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明太祖朱元璋,除每年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孟冬(农历十月),必备祭品,亲书祭文,前往十王四妃墓祭祀外,每隔10天,半月,必来长淮卫赏花观景。一些文人墨客,也云集长淮卫,给人们留下了一些可贵的诗篇。三国时期,曹操次子曹丕(魏文帝)曾随南征之师沿涡河入淮、顺流过蚌,见长淮风帆如林,遂作《浮淮赋》。唐代天宝进士、大历“十大才子”之一韩翃在蚌埠东晚渡淮河时,近闻棹声,春浪;远望帆影、炊烟,不禁诗兴发作,遂作《淮河》一首。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淮上华发》、徐仲东的《淮上水》,明代王清叙的《长淮晚眺》、程昊的《游长淮桃园》、蔡莲仙的《游桃园》等诗作达千余篇。正当庵观寺庙丛生之际,长淮卫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社会文化也出现了群芳竞艳之势:
——“卫调花鼓”、“卫调花鼓戏”因起源于长淮卫,故称“卫调”。它与双条鼓、花鼓灯齐名,统称“凤阳三花”。自明代以来,一直活跃在五河、凤阳、固镇、怀远、淮南、寿县等江淮大地。后来,以安徽省的唯一剧种被收进《中国戏曲、剧目大辞典》;
——农历正月初九的花鼓灯会、正月十五的龙灯会、七月十五的于兰胜会等长淮卫庙会,从明朝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其中以龙灯会最隆重。有蟠龙、舞狮、高跷、旱船,花车等二三十个节目,演员达2000人,观众达5万人。
发展
集镇的历史文化是今天集镇文化脉络的源头和起点,是今天集镇的基础,直接影响到集镇的发展。长淮卫的每一条街,一条巷、都是一幅恢宏的画卷;长淮卫的每一座庙、一座庵,都是一首凝固的乐曲。庵观寺庙的恢复,将为开发商和社会各界的参与提供了平台和机遇。如何让天然神韵与人工技巧结合,欲传统色彩与现代新意并生,广西、云南等省和安徽皖南山区旅游已做出了样板。他们对传统的民居进行改造,吸引了众多游客,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保护文化传统,挖掘历史文脉,提高文化品位”思路出发,长淮卫将立足资金先导,政策指导,信息引导,实施投资行为市场化,着力恢复历史文化古镇面貌,营造出发展旅游业的空间和产业,既突出长淮卫旅游产品的旅游资源特色,又把传统、典型的点线旅游转变为板块旅游,把一个点上文物古迹的参观旅游转变为城市遗产怀旧休闲旅游。有眼光的投资商和社会各界,如果能够到长淮卫一展风姿,长淮卫就会在不到1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呈现出二三十个庵观寺庙旅游景点,形成一个独立的板块旅游地区,再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和“卫调花鼓”、“卫调花鼓戏”以及蟠龙、舞狮、高跷、旱船、花车、花挑、锣鼓、河蚌精、小跑驴、莲香舞等地方群众文化艺术精品形成产业链,这将是一项战略性的双赢商机,这粒良种经过精心选育和成功“孵化”,一定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一定会获得十倍、几十倍、上百倍的投资回报。
历史文化艺术、建筑、人物雕塑等,越是民族的,历史的,就越具有世界性。长淮卫一旦恢复历史文化古镇面貌,其市场潜在价值和旅游业的前景一定会不可低估。
谜语
明、清时期,长淮卫街是蜚声大江南北的灯谜之街,这一点,就连当今绝大多数不了解长淮卫街谜史的长淮卫人都感到意外。
上世纪七十年代,从相继去世的三十多位七、八十岁以上老人的采访中获悉,长淮卫民间几乎失传的谜史逸闻中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出:秦朝末期,长淮卫街就有两位“字虎王”:一位叫张卓,号称“鬼迷人”;另一位叫陈其,号称“迷人鬼”。这两人既会拍字虎,又会猜字虎,公元前二〇二年十二月的一天夜里,项羽带八百骑兵,从垓下(今固镇县)连夜突围南逃,渡淮河经长淮卫,就遇上了这两位“字虎王”。他俩看来者貌相和民间传说的模样就知道是西楚霸王项羽,也听说项羽没有刘邦爱民,所以就用“字虎”(即字谜)骗项羽及其部下误入芦苇冲天的方邱湖沼泽地,并用字谜“翠”上部,喻项羽,“翠”下部,卒者死也,此字谜一直流传至今。
东汉时期,建安十五年,曹丕随南征之师自亳县(今亳州市)沿涡河而下,入淮河,向东行驶到长淮卫码头临时休息。曹下船偶见并观赏长淮卫“字虎会猜”的热闹场面。
北宋时期,文坛巨匠苏东坡三十六岁那年去杭州赴任通判伍,乘船沿淮河而下路过粉团洲(今长淮卫),顺便下船后身临长淮卫“重阳谜会”而甚感快慰。
进入明代,长淮卫的灯谜事业更加兴盛。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出入长淮卫的谜会,并即兴下旨凤阳县令拨专款兴建灯谜馆(今二十一中学)。使长淮卫的灯谜活动以其为基地,会八方谜友,招天下贤士,商灯谜大业。当时长淮卫猜谜风气十分热烈,上至皇宫,下至民间,有家人谜会、联户谜会、师生谜会、商业谜会、行业谜会、喜庆谜会、老人谜会、孩童谜会、还有重阳谜会、中秋赏月谜会、元宵谜会、乘凉消闲谜会等。在猜谜内容上,有字谜、实物谜、画谜、诗谜、棋谜、印章谜、彩字谜、符号谜、对联谜、故事谜、书法谜等。在猜谜的类型上,有猜谜、对谜、斗谜、析谜、赏谜等。其中鉴赏谜会的内容就较为多样。有评谜、解谜、鉴谜等。长淮卫谜馆除附设各种猜谜的厅室以外,还设有制谜室,专门制新谜;又设有谜教厅,专供讲解谜的知识,猜谜技巧,制谜方法,培训谜界人才。
长淮卫人不但制谜,猜谜,还善于用谜。出现了“农业展览”、“谜破命案”、“地府解谜”、“谜童赶集”、“张奶点戏”、“求婚情书”等许多谜语逸闻。真乃情趣横溢,曲折传神,令人目眩神摇,惊叹不已。为活跃、繁荣和发展大明江山的灯谜事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到了清代,长淮卫的灯谜活动依然兴而不衰。
清代后期到中华民国期间,长淮卫地区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灯谜活动处于中断。建国后,长淮卫连遭三次洪灾洗劫,加之十年动乱,长淮卫的灯谜活动始终处于低落停滞阶段,灯谜事业代表性传承人也随之夭折。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长淮卫有了文化站,灯谜事业才获新生。成立了灯谜协会,出刊了灯谜专栏,开展了灯谜竞猜活动。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生活情趣和爱好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电视机的普及,电脑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灯谜活动又开始逐渐淡忘。因此,重视挖掘、搜集、整理,还明、清灯谜事业兴盛的历史原有面目,继承传统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出现新的起色,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繁荣文艺阵地,显得更加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