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是山西省长治市原市辖区之一,于2018年撤销。长治市郊区地处山西省东南部,
太行山南段西麓,上党盆地东缘,东、西、北三面环绕长治市区。1976年2月建区。
历史沿革
长治郊区地域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一万年前已有人类在境内繁衍生息。传说中的尧舜时期,境域为冀州之域。
商时为黎国,秦属上党郡,汉因之。
唐武德元年置潞州区域属之。宋为隆得府。明属潞安府长治县。
清沿袭之。民国初废府、州,改属冀宁道。属山西省。
民国三十四年10月境域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域区划数度变迁,但无建制。
1975年12月30日,山西省革命委员会(革发273号)批准设立长治市郊区,郊区辖12个
人民公社,1个林场。
1976年2月1日,长治市郊区正式成立,成为一个县级行政区。
2018年,国务院批准撤销长治市
城区、长治市郊区,以原长治市城区和长治市郊区的行政区域设立长治市
潞州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长治市郊区下辖2个街道、1个旅游开发区、5个镇和1个乡,,分别为:
长北街道、
故县街道、
老顶山旅游开发区、
老顶山镇、
堠北庄镇、大辛庄镇、
马厂镇、
黄碾镇、
西白兔乡,共计21个社区、125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
长治市郊区位于太行山西麓,
上党平顺县、
壶关县毗连,西和
屯留县、
长子县为邻,南与
长治县、长治市
城区接壤,北和
襄垣县、
潞城市相望。
地形
区境次高山、丘陵、
河谷冲积平原兼而有之。地势南高北低,全区最高点老顶山海拔1378.2米。
气候
郊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日照2593.6小时,年均气温9.1摄氏度,年均温差29.6℃,年均降水量550-650毫米,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为发展粮食生产和城郊型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12年,长治郊区煤炭储量约3.2亿吨,石灰岩储量50.0276亿吨,
耐火粘土0.0209亿吨,石膏0.005亿吨,还有铁矿、铝土、石英石等。
水资源
境内水资源丰富,不仅有较为丰富的地下水,还有可利用的三条河流(浊漳河及其支流岚河、石子河)和华北第二大水库漳泽水库。漳泽水库可蓄水量2.06亿立方米,是华北地区相对富水区。
人口民族
2013年,郊区总人口为27.6万人。
民族构成:郊区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苗族、
朝鲜族、满族、白族、
土家族、纳西族、壮族、羌族、
维吾尔族和
彝族民族。
经济
2012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0.32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7.5%;
工业增加值完成130.1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88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25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5.9%;财政总收入完成30.76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92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49.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26097元,同比2011年增长14.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底,郊区各级各类校数共有87所,在校学生数33143人,毕业生8173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初中入学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100%,初中升学率100%。
截至2011年底,全区共有幼儿园42所,在园人数7034人,比上学年增加297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底,全区有博物馆1座,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52371册,档案馆1个,存放各类档案36847卷(件)。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演出350场次。群众艺术文化馆(站)10个,全年举办展览8个,组织文艺活动18次。有线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用户达到50000户。
医疗事业
截至2011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22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个,床位97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828人,其中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769人,注册护士692人;妇幼保健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18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24人,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45人。2011年全区共有150683人参加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4%,县、乡、村三级
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94.3%。
民俗文化
长治市郊区每年正月十五,村村出节目、镇镇闹红火、市民跳歌舞、农民唱大戏,主要剧种有上党梆子和上党落子。这些剧种为郊区正宗地方戏,具有豪放、粗犷的艺术特色,为郊区群众所喜爱。民间红火主要有秧歌、旱船、扛装、舞龙、腰鼓、彩车、耍狮子、踩高跷、瞪眼家伙、威风锣鼓等30多种形式。圈羊(开锁)成人,婚嫁下彩,正月十八祭星、八月十五望月。春节祭祖、贴对联、元宵挂灯、放烟火,本地习俗、才艺表演、民间工艺、传统饮食等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大餐琳琅满目。
历史名人
暴昭(?-1402),明山西潞州(今长治)人,一说平阳(今临汾)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大理寺司务,历北平布政司参政、都察院左都御史等,
任环,字应乾,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生,仕至山东右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