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
中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之一
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英文:CZ-7 Y8,简称:长七遥八火箭),是中国研制长征七号系列第8枚运载火箭,负责执行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
研制历程
研制进程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发射货运飞船而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2016年6月25日成功首飞。
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由天津航天长行正火箭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火箭公司)制造总装。2023年12月21日,执行天舟七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并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之后,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与先期已运抵的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一起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发射场区各参试系统按计划稳步做好任务准备工作。
命名规则
“长征七号遥X运载火箭”名字中的“遥”是“遥测箭”的简称。在火箭发射过程中,为了实时追踪飞行状态,需要在火箭上装设遥测设备,装有这些设备的火箭被称为“遥测箭”。“遥”字后面的数字可以理解为是本型火箭生产编号,例如“长征七号遥八(CZ-7 Y8)”就是第8枚长征七号火箭。
系统组成
总体设计
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是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按载人火箭的可靠性标准设计,采用“两级半”构型。采用了“窄窗口”发射技术,将“零窗口”拓展为120秒的“窄窗口”,并通过高精度入轨,助力飞船与空间站执行快速交会对接。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各系统综合性能不断提升,火箭的控制逻辑更加严谨。火箭主控计算机经过优化,可以更加从容应对临射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设计参数
任务载荷
天舟飞船
截至2024年1月,除长征七号遥一运载火箭(首飞箭)外,长征七号系列后续各发火箭的发射载荷全部为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用于空间站的货物补给工作。该次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装载有航天员系统、空间站系统、应用任务领域、货运飞船系统和工程总体货物多达260余件,运输物资总重约5.6吨。其中,试验载荷定制货包等大型货物每件重量在100千克以上,应用于空间站在轨运营、空间在轨科学试验以及航天员生活保障。此外,天舟七号还为航天员乘泪运送了2400千克的生活物资,包括春节年货、新鲜果蔬大礼包等。
科普卫星
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升空同时搭载了一颗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参与研制的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八一08星)。该卫星名为“南京号”,是中国首颗由高职院校师生主要参与研制的科普卫星。
“南京号”科普卫星,采用6U立方星设计,装载“我们的声音上太空”音视频存储播发载荷、天文相机载荷、光通信载荷,携带VAT电推进,具备主动变轨和离轨能力。该卫星既可以播放、上传和下载音频,还可以拍摄图片和视频,对地观测分辨率达到3.5米。通过卫星上自带的灯光带,还可以引导在地面上的学生开展光通信验证科学实验。“南京号”八一08星自搭载天舟七号升空后,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在轨稳定运行,等待释放。释放后,它将在距地面高度约360~380千米处按既定轨道运转,等待学校地面指令开展相关科普活动和科学实验。
发射动态
垂直转运
2024年1月15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区,并进行发射前最后一次全区合练。
发射升空
2024年1月17日22时27分,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成功分离
2024年1月17日,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约10分钟后,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密切关注火箭二级再入大气层有关情况。经组织监测分析有关情况见下表
2024年1月28日05时10分左右,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二级残骸已再入大气层,落区位于印度洋(东经91.1°,南纬32.6°)海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技术创新
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使用了“窄窗口”发射技术,将“零窗口”拓展为120秒的“窄窗口”,并通过高精度入轨,助力飞船与空间站执行快速交会对接。发射场的工作时间,从最初的40多天压缩到只需要20多天。发射场安装提前到在进场之前进行安装,4次总检查也被压缩成3次。
长征七号主控计算机经过优化,能应对临射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为降低火箭升空后整流罩的载荷,提高火箭可靠性,研制团队为火箭整流罩多增加了一些排气孔。由于发射塔架离海边仅有1千米左右,为提升对潮湿气候的应对能力,长征七号还首次尝试在转运到发射塔架后,为整流罩穿上轻便型罩衣,尽量让箭体与高温、高湿、高盐雾的外界环境隔绝。
总体评价
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顺利将天舟货运飞船第7次送入太空,这是中国2024年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首战。经过研制人员不断提高火箭故障适应性,让长征七号火箭成为具备故障诊断能力的“智慧火箭”。长征七号火箭还将凭借精度高、稳定性好、运载能力强的优势,与更多的有效载荷联手进行太空探索。(新浪网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6 20:23
目录
概述
研制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