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黄鼠(学名:Spermophilus undulatus ),是松鼠科、黄鼠属动物。长尾黄鼠体形较大,是黄鼠属中尾最长、体形最大者,爪黑而长,耳壳短,夏毛背部灰褐,体腹多为棕色或锈棕色。
长尾黄鼠体形较大,体长在250-300mm之间,尾长约为体长的1/2,连末端毛则超过体长的一半,是黄鼠属中尾最长、体形最大者。前足掌裸,有掌垫2个、指垫8个,后足较长,可达48mm,足底被毛,无蹠垫,趾垫4个,爪色黑褐而长。耳壳短而不显。
长尾黄鼠夏季毛色较深,背部毛色灰褐,
毛基多为黑色或暗褐色,部分背毛有白色毛尖,因而在体背部形成隐约可见的小白斑。体侧较体背毛长而毛色较浅,呈草黄色或锈棕色,有的呈灰褐色或浅灰色。头顶与额部毛色较深,呈灰褐色,
颊部则呈棕黄色或略带棕色色调。体腹与前、后肢表面的毛色相近,多为棕色或锈棕色,但腹部要浅些。尾背面接近后基部的一段与体背毛相近,呈灰褐色,并略带棕色色调,具有白色毛尖,其余部分与体背显著不同,多覆以三色长毛,这些毛呈锈棕色,具黑色近端与白色毛尖。尾腹面毛以棕黄色为主,近端的黑色部位与自毛尖清晰可见。幼体夏毛颜色比成体浅得多,背部斑点不甚明显。
长尾黄鼠
头骨大而宽,
颅全长约50mm,
颧宽大于30mm。额骨与顶骨部位略向上隆起。眶间部甚宽,超过10mm。眶后突较细,向两侧下方弯曲。颧弓的走向在眶前部向中央靠近,与头骨纵轴呈较缓的斜坡向鼻部延伸。人字嵴发达,听泡纵横轴约等长。
长尾黄鼠上
门齿后方有两个不大明显的门齿坑。上齿列长小于上齿隙长。上门齿趋于圆形,后无切迹。下
臼齿的齿尖发达。
长尾黄鼠主要栖息于1700-3000m的高山地带和较为湿润的山前丘陵、林缘及河谷地带。植被类型多为
山地草原、
森林草原和
亚高山草甸。一般选择在植被生长较好的缓坡、小溪的河谷地段作为栖息位点,在河边
石砾裸露的山坡林缘以下的农田虽有栖息,但数量较少。有时在低山丘陵地带亦可见到,但在戈壁滩中很难见到。
长尾黄鼠是
白昼活动的鼠类,其活动时间随季节的变化而有差别。4-5月份,天气寒冷,多在8:00-14:00出来活动。6月份以后,天气转暖,活动时间也随之提前,常在6:30左右开始在地面活动,中午炎热时则停止活动,待下午比较凉爽时再出洞活动,并于日落前有一个活动
高峰期。9月份因气温较低,活动时间又推迟到8:00左右。风雨对其活动有一定的影响。活动时常以后足着地,身体直立观察周围的动静,有时亦伏于地面或白头上晒太阳。一遇敌害则发出一种特有的叫声,以警告同类,并迅速逃回洞中或隐避于草丛中。
长尾黄鼠也有
冬眠习性。于3月底至4月初开始
出蛰,出蛰的顺序是先幼鼠后成鼠,而与性别无关。在出蛰期间,如遇有短期的天气骤变,并不引起出蛰的中断。于9月中旬开始至10月初全部
入蛰完毕,入蛰的顺序是雌先雄后,幼鼠在最后。
长尾黄鼠洞穴一般分布在较高的地方,有时利用乱石堆的间隙为穴。和其他
黄鼠一样,有居住洞和临时洞之分。居住洞洞道弯曲,内有主洞道和支洞道,在窝巢附近还有盲洞
贮存粪便。有时利用
旱獭的废弃洞。多数只有1个洞口,个别的有2个,洞口直径8-13cm,洞口常堆有碎土。洞道长短、洞岔多少与地形、土质等条件有关。窝巢多为1个,但偶尔亦有2个或2个以上的。
窝巢呈椭圆形(26cm×22cm×20cm),铺以松软的干草。夏季居住洞较浅,冬眠洞较深,均在冻土层以下。临时洞的洞道比较简单,无窝巢,仅供逃避敌害时使用。
长尾黄鼠于春季出蛰后,多取食枯干的
牧草。牧草返青以后,主要取食
莎草科和
禾本科植物的绿色部分,亦吃些
鞘翅目昆虫。在自然条件下,长尾黄鼠拒食一切人工投放的饵料和谷物、牧草等。在农作区,常窃食农作物,有贮食习性。
长尾黄鼠一年繁殖一次。在春季出蛰后,即开始发情交配。妊娠率为85%。
妊娠期为30天左右,产仔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一般产仔7-8只,最多可达11只。
哺乳期为25天左右,幼鼠于6月下旬开始大批到地面活动。当幼鼠能独立生活时,母鼠则离开繁殖巢穴另找新居,而幼鼠也于4-5天后离开母鼠洞穴,各自另找新居。幼鼠予第2年春季达到
性成熟。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在中国
天山山地长尾黄鼠种群密度较高,精河山地每公顷10-50只,赛里木湖周围每公顷8-30只,
巴音布鲁克山间盆地每公顷5-20只,
阿拉套山每公顷2-7只。
阿尔泰山地长尾黄鼠密度远远低于天山山地,每公顷1-5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