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澄(生卒年不详),字士亮,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大臣,太师上党王
长孙稚第四子。
西魏文帝尝与丞相
宇文泰及群公宴会,从容言曰:“《孝经》一卷,人行之本,诸公宜各引要言。”长孙澄应声曰:“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座中有人次曰:“匡救其恶。”既而出阁,太祖深叹澄之合机,而谴其次答者。后从援玉壁,又从战邙山,进位
骠骑大将军、开府。孝闵帝践阼,拜大将军,封义门公,为玉璧总管,卒。自丧初至及葬,世宗三临之。典祀中大夫宇文容谏曰:“君临臣丧,自有节制。今乘舆屡降,恐乖礼典。”世宗不从。
操履清约,家无余财。太祖尝谓曰:“我于公间,志无所惜,公有所须,宜即具道。”澄曰:“澄自顶至足,皆是明公恩造。即如今者,实无所须。”雅对宾客,接引忘疲。虽不饮酒,而好观人酣兴。常恐座客请归,每敕中厨别进异馔,留之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