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由一系列烽火台、关、亭障、屯戍城等构成。在峰顶、高冈或易于相互瞭望之处,每隔一定距离(一般5千米左右)筑一土堡或高台为烽火台。敌寇白昼来犯时举蓬、表(用不同颜色的布做成的信号旗,蓬还有用草做的)和烟为燧,夜间则举火为烽,昼夜均焚积薪并击鼓,合称烽燧。烽火台之间以烽、燧传递信号,向内地和周围报警,边塞敌情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传到上级指挥机关,直至都城。
20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多次对历代长城烽燧进行考察、发掘,取得丰硕成果。发展 《史记·周本纪》记载“幽王为烽燧”,说明西周末年已有烽燧系统。秦汉以降,烽燧报警形成严密制度,烽火台与长城密切结合,构成集报警、防御为一体的完善的军事设施(新疆地区有烽火台而无长城)。考古发现的汉简中记有遇不同敌情使用的信号、各级人员的职责、对工作的督察和烽燧使用的情况等,从中可具体了解烽燧报警制度,汉代居延烽燧遗址中发现的《塞上蓬火品约》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长城烽燧一直是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最重要、最有效的设施。文献记载,秦代因修筑完善了长城烽燧,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明代长城烽燧的修建达到顶峰,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军事防御设施,八达岭明长城烽燧可展示出它复杂完备的程度。
设施和结构
长城沿线烽火台的布置因地制宜:有的在边墙以外,向远处延伸,以监测敌人来犯的动向;有的设在边墙以内,四周或附近有带围墙的据点,并与关隘、镇所相连,便于及时组织作战反击;有的建在长城两侧,紧靠城墙,利于迅速调动全线戍边官兵,起而迎敌。早期还有与王朝都城相联系的烽火台系统,可快速向朝廷报警。烽火台一般底面为方形,向上有收分。用材因地制宜,或用土夯筑,或用石块垒砌,或用砖石砌筑,还有内部填夯土、外面用砖包砌的。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以来称作烽台,或直接称烽燧,明代称作烟墩或墩台。烽烟的产生除烧薪草外,还烧狼粪,故烽烟也称狼烟。“关”是出入长城的门户。因常建置在险隘的山口或要塞处,又称为关口、关塞或关隘。平时在此查验过往的商旅和行人,战时可闭门以御来犯之敌。汉代居延的肩水金关,关门两侧有夯土墩台,台内有居室,从土坯砌的登顶磴道可知,上部原有防守用的楼橹。
关门内外地面埋有防敌的尖木桩,即文献所说的“虎落”,在墙或雉堞上嵌有木质防御器具“木转射”,既可向前面不同方向射箭,又可阻挡从其他方向射来的箭。关门西南是一小城,沿内壁建居室、仓库和马厩,核心部分是位于西墙中部的亭燧,内建房屋。烽台附在亭燧的西北角墙外。“亭障”特指秦汉时期沿长城所设、驻守戍边用的堡寨。也称候城,因其具有城的形象,又称城障。它是管辖一段防线的军官(候官)屯驻的城堡。城堡一角一般附建一小堡。顶上建有防守瞭望用的大型建筑。“屯戍城”即边塞城市,平面多为方形。有的内建子城,平面呈回字形。也有的在大城内角建小城,可能为官署。大城南部为民居和兵营,城外有农垦区。各个朝代在使用长城烽燧时,都有严密的人员组织系统。据居延汉简记载,鄣塞和烽燧的组织体制是将大群烽燧划分为若干部分,由都尉管理。都尉以下设候官、候长和燧长,有时在候官与候长之间设鄣尉。
推荐书目
岳邦湖,钟圣祖.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考察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