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女,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有“薄命女”“长命西河女”等别名,以
冯延巳《
长命女·春日宴》为正体,双调三十九字,前段三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代表作品有
和凝《
薄命女·天欲晓》等。
长命女,唐教坊曲名。
杜佑《理道要诀》:“《长命女》在林锺羽。时号平调,今俗呼高平调”。
王灼《
碧鸡漫志》:“河西长命女,崔元范自越州幕府拜侍御史,李讷尚书饯于鉴湖,命盛小丛歌,坐客各赋诗送之。有云:‘为公唱作西河调,日暮偏伤去住人’。《脞说》云,张红红者,大历初随父歌丐食,过将军韦青所居,青纳为姬。自传其艺,颖悟绝伦。有乐工取古曲《西河长命女》加减节奏,颇有新声。未进问,先歌于青,青令红红潜听,以小豆数合其拍,绐云娣子久歌此,非新曲也。隔屏奏之,一声不失。乐工大惊,请与相见,叹伏不已。兼云有一声不稳,今已正矣。寻达上听,召入宜春院,宠泽隆异,宫中号记曲小娘子,寻为才人。按此曲起开元以前,大历间,乐工加减节奏,红红又正一声而已。《花间集》和凝有《长命女曲》,伪蜀李琦《琼瑶集》亦有之,句读各异,然皆今曲子,不知孰为古制林锺羽并大历加减者。近世有《长命女令》,前七拍,后九拍,属仙吕宫调,句读并非旧曲。又别出大石调,《西河》慢声、犯正平、极奇古,盖《河西长命女》本林锺羽,而近世所分二曲,在仙吕、正平两调,亦羽调也。”《
唐声诗》下编:“《长命女》调之始,必托予一定人物及故事,犹之《濮阳女》、《浣纱女》、《如意娘》等,其详惜已无考。声既出西河,事亦宜出西河,故曲曰《长命西河女》,非偶然。西河指黄河西部地区,古有西河郡,唐仍之,在今山西。《通典》所谓‘有新声自河西至者’,倘即指‘西河调’言,则应是胡乐之一种。特此曲始于初唐,而‘河西新声’之说出中唐,二者未必一事。唐曲中另有《长命缕》,五代杂言有《薄命女》均与此无关。日本亦有曲曰《长命女儿》。此调别名《河西长命女》、《长命西河女》、《长命西河》。和凝词名《薄命女》。
定格:双调三十九字,前段三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以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为代表。和凝词前段第二句“宫漏穿花声缭绕”,“宫”字、“穿”字俱平声。第三句“窗里星光少”,“窗”字平声。后段第一句“冷霞寒侵帐额”,“霞”字平声,“帐”字仄声。第二句“残月光沈树杪”,“残”字、“光”字俱平声,“树”字仄声。第三句“梦断锦帷空悄悄”,“梦”字、“锦”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