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花鼓是一种传统民间歌舞。在县内主要流行于西部“下河人”居住地区。明清年间,鄂西北襄阳和郧阳等地区因水旱灾害,不少民间艺人沿汉江上溯,流落于镇安。从而使湖北的琴子戏(即现在的大筒子戏)和八岔广泛流传,再与本地的灯歌小调融合,形成了一个定型的剧种,即“二栅子”戏。从它初步形成,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镇安“二栅子”班社的演出剧目大都是当地民间生活小戏。如筒子《蓝玉莲担水》、八岔《
蔡鸣凤辞店》、小调《吴三宝游春》等。
镇安花鼓是以湖北的琴子戏(大筒子戏)和
八岔戏再结合本地的灯歌小调而形成的一个定型的剧种,即“二棚子”戏,过去“二棚子”戏的演出规模一般大于皮影,小于二黄,从而人称“二江湖”。
镇安花鼓的三种声腔(筒子、八岔、小调)都是由于不同程度地处于民间歌谣状态,且“母地”原始性强,音乐结构复杂。镇安剧团从20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开始对这一独特的地方戏进行系统研究和开发利用。从《换猪》、《刘海戏金蟾》、《牧童与小姐》、《凤凰飞进光棍堂》以及《聂焘》等中、大型花鼓戏的上演,受到国家文化部和省、地党政领导的嘉奖,同时也颇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使镇安花鼓进入一个新的繁盛时期。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咸丰初年,鄂西北的襄阳和郧阳等地因水旱灾害,不少民间艺人沿汉江上溯,流落镇安。使湖北的琴子戏和八岔戏与本地的灯歌小调融合,形成了镇安花鼓这个独特的地方剧种。从而形成(2011年)已近二百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