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温度
工艺专业词语
锻造温度,锻造温度控制在820~850℃,当然,如果内在冶金质量不错,锻坯表面质量不错的话,也可在780℃左右轻锻、修光、精整等等。
简介
锻造温度与锻造工艺有关,大型件有时要分成三火完工,那最后一次变形前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要酌情而定——看变形量而定。临界变形量-温度-晶粒大小三者间的三轴图在锻造手册等有关资料里找得到,一般最后一火加热温度低一些,1150~1180℃,如果已没有多少变形量(或锻造比≤1.2之类),可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050℃——对大多数合金结构钢来说,晶粒快速长大是从1050℃以上开始的。
因为尽管表面温度(尤其是边角温度)低一些,内部温度可能还比较高。这时内热外冷,有较好的“模壳效应”,有利压实内部材料,锻件外形也容易精整。
温度控制
当温度超过300-400℃(钢的蓝脆区),达到700-800℃时,变形阻力将急剧减小,变形能也得到很大改善。根据在不同的温度区域进行的锻造,针对锻件质量和锻造工艺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冷锻温锻、热锻三个成型温度区域。原本这种温度区域的划分并无严格的界限,一般地讲,在有再结晶的温度区域的锻造叫热锻,不加热在室温下的锻造叫冷锻。
在低温锻造时,锻件的尺寸变化很小。在700℃以下锻造,氧化皮形成少,而且表面无脱碳现象。因此,只要变形能在成形能范围内,冷锻容易得到很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润滑冷却,700℃以下的温锻也可以获得很好的精度。热锻时,由于变形能和变形阻力都很小,可以锻造形状复杂的大锻件。要得到高尺寸精度的锻件,可在900-1000℃温度域内用热锻加工。
由于锻造过程都是在动态下进行的,温度测量和控制一般的接触式测温仪就很难实现,对此,现在的工艺技术都选择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在选择红外测温仪器上也有很多的讲究,一般低温锻造或者冷锻过程中,锻坯表面比较光亮,用一般的红外测温仪很难准确的测试温度,这种情况下就只有选择短波段抗高反的中低温红外测温仪,比如Optris品牌的CT3M、Raytek的MM;如果是热锻,锻坯表面温度高,一般都处于红热态,这时候可选短波段的中高温红外测温仪,但这时候要考虑到环境情况,环境比较恶劣的话,选配合适的保护装置,用在这方面的红外测温仪有:Optris的CT1/2MH,Raytek的MM、Tx、MR1S等。具体的工艺现场都有一定的差别的,建议在技术改造时或者上新线时,选择有经验有实力的红外测温仪器供应公司现场配合解决问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1 17:26
目录
概述
简介
温度控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