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鲨目
软骨鱼纲下的一目
锯鲨目,Pristiophoriformes,是软骨鱼纲下的一目。仅1科1属约13种。头平扁;吻长似剑状突出;眼上位;口宽大,亚前位;牙上、下颌同型,细长单齿头型;鼻孔前位;鳃孔5个,宽大,延伸至腹面 ;背鳍2个,无硬棘 。广泛分布于热带及温带的大西洋、地中海和太平洋,非洲南部东岸也有分布。我国有4种。为黄海和东海次要经济鱼类,在黄海产量较大,为渔业捕捞对象之一。东海产量较少,为底曳网兼捕鱼类。
科学分类
锯鲨目(Pristiophoriformes)
软骨鱼纲板鳃亚纲的1目,本目只有锯鲨科1科2属5种,中国只有1种。
六鳃锯鲨Pliotrema warreni (170 cm)
长吻锯鲨Pristiophorus cirratus (137 cm)
日本锯鲨Pristiophorus japonicus (136 cm)
短吻锯鲨Pristiophorus nudipinnis (122 cm)
巴哈马锯鲨Pristiophorus schroederi (80 cm)
形态特征
体长可达4米。吻很长,剑状突出,边缘具锯齿。腹面在鼻孔前方具 1对皮须。头颇平扁。眼上侧位,具瞬褶 。喷水孔大,位于眼后。鼻孔圆形,距口远。牙细小而尖,多行在使用。鳃孔5~6个,均位于胸鳍起点的前方 。背鳍2个,无硬棘;无臀鳍。
①锯鲨属,鳃孔5个,共有4种。中国有日本锯鲨1种,分布于黄海和东海,偶见 于南海,及朝鲜和日本沿海。
六鳃锯鲨属,鳃孔6个,只1种,分布于非洲南部东南岸。日本锯鲨体延长,前 部稍宽扁,后部稍侧扁,亚圆筒形。吻平扁,延长突出,边缘自口隅外侧开始至吻端具尖齿1纵列,每2个大齿 间有1~3个小齿,吻基部宽阔,向前渐细狭,吻腹面中央有扁长皮须1对。眼大,上侧位,具一低平瞬褶。口浅 弧形,位于眼的后下方。牙小,基底宽大,齿头细尖,密列。喷水孔近三角形,位于眼后。鳃孔5个,上部侧 位,上 叶较下叶发达。腹鳍近方形。胸鳍宽大。体灰褐色,腹面白色,吻上具暗褐色纵纹2条。锯鲨栖息底层,吻锯 为自卫利器。食甲壳动物、蠕虫类及小鱼等。肉质优良。
代表物种
日本锯鲨
中文名称:日本锯鲨
拉丁名称:Pristiophorus japonicus Gunther
俗称:锯鲨
英文名称:saw-shark, Japanese saw shark, halberd shark
分类:脊椎动物门、软骨鱼纲、锯鲨目、锯鲨科、锯鲨属
中型海产鱼类。通常体长700毫米,体重1000克左右,最大个体体长可达1米多。体延长,前部稍宽扁,后部稍侧扁。头的背面宽扁,腹面平坦,尾细长。吻平扁,很延长,突出呈剑状,边缘具锯齿;在吻的腹面具一对皮须;眼大上侧位,具一低平瞬褶,不能上闭。口宽大,浅弧形,上唇褶消失,下唇褶稍发达。牙小,平扁,基部甚宽,齿头细尖。喷水孔近三角形,位于眼后。鳃裂5个,中大,下部转入腹面,最后一个恰位于胸鳍基底前部。背鳍2个,无硬棘。第一背鳍位于体腔后部上方,起点后于胸鳍里角上方;第二背鳍比第一背鳍稍小而同形。尾鳍狭长。腹鳍比第二背鳍小。胸鳍宽大。尾基上下方无凹洼,尾柄下侧具一皮褶。
体灰褐色,腹面白色,各鳍后缘浅色;吻上具暗色纵纹2条。
分布范围:国内分布于东海、黄海;国外分布于澳大利亚、日本、朝鲜等海区
生活环境:生活在冷温性近海的底层。
生活习性:性凶猛,常闸带锯齿的长吻猎取食物,以鱼、虾、软体动物为食。
经济价值:肉味鲜美、带锯齿的长吻可制作工艺品,是收藏家的收藏对象。
长吻锯鲨
长吻锯鲨。头形稍尖,眼无瞬膜。无口鼻沟。鳃裂5对。背鳍2个,无棘,第1第背鳍位于腹鳍上方或后方,第2背鳍常位于臀鳍后面。椎骨内的石灰质片,围绕椎体成放射状。
猫鲨科鱼类的体长一般很少超过80公分,属于中小型鲨鱼。它们的身体多半呈延长的圆柱形,眼睛则有横向的纺锤形、卵圆形或裂缝状,长度与高度约为1.5:1,眼睑上部已经演化为瞬褶,在高速前进时可以保护眼睛。鼻孔不与口相连,前鼻瓣的形状颇多,但除了长须猫鲛属外,很少呈须状。猫鲨的牙齿颇发达,上下颔的齿形相似,通常具有小齿尖。
锯鲨科鱼类的背部有两枚背鳍,无硬棘,第一背鳍通常位于腹鳍正上方或稍後位置,第二背鳍起点常与臀鳍起点相对或略後。尾鳍短而狭长,尾椎轴有的低平,有的略微上扬,尾鳍下叶通常不太明显,甚至根本没有下叶。鱼类是白眼鲛目的大家族,从热带、温带、寒带到北极海域都有它们的踪迹。全球计有15属96种以上,台湾海域也有5属8种之多,因此不同种的猫鲨间,体态差异也较大。
参考资料
软骨鱼纲.中国动物学科普.
锯鲨目.在线辞海.
科学数据库-.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23:02
目录
概述
科学分类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