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解令,词牌名。以
杨无咎《锯解令·送人归后酒醒时》为正体,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代表作品有
王鹏运《锯解令·驻云谁按酒边词》等。
词牌沿革
锯解:锯断,解开。古代刑罚有“刀锯鼎镬”的说法。刀、锯分别是用来执行割刑和刖刑的刑具;鼎、镬是古代炊具,也是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令: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源自“酒令”,多以流行小曲充之。调名本事和本意未详。调见两宋之交的杨无咎《
逃禅词》。《
词律》卷七、《
钦定词谱》卷一〇俱列之。
格律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以杨无咎《锯解令·送人归后酒醒时》为代表。此调只有此词,无别首可校。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锯解令·送人归后酒醒时》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
送人归后酒醒时,睡不稳、衾翻翠缕。应将别泪洒西风,尽化作、断肠夜雨。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
卸帆浦溆,一种凄惶两处。寻思却是我无情,便不解、寄将梦去。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词作
宋·杨无咎《锯解令·送人归后酒醒时》
见“格律对照”
清·卢蕴真《锯解令·春暮有感》
朝来几点催花雨。早柳絮、风前乱舞。瑶筝试理十三弦,漫弹出、闲愁无数。
呢喃燕语。多少离怀待诉。玳梁未改旧巢存,却为底、飞来又去。
清·王鹏运《锯解令·驻云谁按酒边词》
驻云谁按酒边词,翠袖冷、残醺未唤。新莺旧燕自家春,底与较、梦长梦短。
隔花泪眼。烂锦年芳盼断。东皇未必负春人,只荡得、暗愁一点。
醉和双燕别西楼,醒不记、当杯泪满。花前空解唱回波,荡一片、旧愁不转。
乱弦辊遍。那是歌头懒换。离筵索性送残春,拚得是、坠红见惯。
其一
刺桐新乳凤初归,遣画入、葳蕤绮扇。春人持与障轻盈,几引动、倚栏望眼。
墨痕泪溅。底许飘香送晚。输他扑蝶好心情,却惹起、旧愁似线。
其二
海棠娇靥殢春红,剪绛蜡、宵沉睡浅。碧城青雀不飞回,尽泫断、恨眉醉眼。
曲阑凭晚。凄绝秦筝雁短。霞笺缄泪寄相思,莫絮问、认巢语燕。
其三
小池西畔砌苔痕,历历是、双鸾立遍。题裙封帕自销凝,枉掷却、好春过眼。
俊游负惯。绿怨红愁不管。丝阑香茧写新词,恰按就、韵长拍短。
其四
一春消息凤鸾空,掩绣阁、花深月浅。比花憔悴月凄迷,更瘦损、带移旧眼。
断云送晚。无那天长梦短。玉虫休更误归期,且卜向、压钗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