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阳关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长城重要关隘
锦阳关,春秋战国齐长城重要关隘,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镇阳关长城,今尚存0.6公里较为完整的石砌墙体,残存城墙最高为7.5米,最厚为6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艾陵之战、赢之战均发生于锦阳关和青石关一带。
地理位置
锦阳关位于文祖街道三槐树村与雪野街道娘娘庙村之间的章丘、莱芜区界上。从美丽的“小泉城”章丘乘车沿省道二四二线南下,穿越古“广宗县”(今文祖街道)遗址,再向南十公里便到。
锦阳关关口是文祖街道三槐树村。此村文化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是齐国的兵营大寨,因而得“大寨”之村名。再往南一公里,便来到古代齐鲁边界。路边有一巍然屹立、雄伟壮观的古建筑,下为通道、上有阁门,并设有瞭望台。 这便是齐国要塞“锦阳关”。
关隘简介
锦阳关也叫通齐关,是齐长城上三大重要关隘之一。原为石发碹拱形门,高6米,门洞宽4米,进深8米。门上方在长2米、宽50厘米的青石上阳刻40厘米×35厘米的“锦阳关”三个大字。关上平台四周筑有垛口,平台上有关帝庙,内彩塑数尊。两扇关门为铁箍木制,用直径15厘米门杠横锁。
锦阳关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军事要寨,故在周围的险峻山峰或制高点上修筑城堡、烽燧,居高临下,扼其咽喉。其西南及西北方有三座古城堡,耸然壮美。自西而东,当跨越俏丽的四指山、胡多萝寨,即可看到抬头山城堡:筑于勺形峰巅,寨墙沿崖而建,宽1米-2米,高2米-5米;辟东西寨门,均有双重城墙加护;东门宽1.5米,墙厚1.3米, 西南门在勺把把端;城内东西长70米,南北宽38米,较平坦的勺把长30米,内有多处房屋遗址。
相关历史
孟姜女哭长城”的悲泣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孟姜女本姓姜名女,丈夫名叫张范喜。张范喜被抓去修齐长城,几年后竟查无音讯。姜女悲痛欲绝、跪在锦阳关前哭了三天三夜,悲泣声声感天动地。哭的苍天落泪,下起了大雨。突然,落下一声炸雷,将锦阳关撕开一道口子,露出了张范喜之尸身。“范喜郎,为妻随你来也!”姜女呼叫着向丈夫扑去,头撞巨石损命,血溅锦阳关。后来,此事被编成了大鼓书和故事广为流传,只是姜女变成孟姜女,其夫张范喜改成了范喜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为锦阳关增加了几分神化神秘。
相关记载
站在锦阳关阁楼向东瞭望,长城已荡然无存,只有从残留的碎石上还可看出城墙遗迹;往西北看,齐长城蜿蜒起伏、绕岭盘山 ,隐蔽于狭涧 ,耸立在峻峰,向云雾里伸延。似银蛇摆尾,又如巨龙腾空。齐长城始建于何年?历史记载颇有分歧。据一九二八年济阳县出土的编锺铭文,有周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四零四年)“晋人伐齐入长城”之记载。由此可见公元前四零四年便有了齐长城,而长城始建至少还要提前一百多年。因齐长城西起防门(平阴古城南三里)东至黄岛(青岛小珠山),蜿蜒千里有余、又是缘山而筑,而齐国作为一诸侯国不可能在几十年完成一浩大的工程。齐长城西端起于防门,据记载春秋时期防门便有防御工事,正因“防御工事 ”而此地得名“防门”。史记,公元前五五五年,晋、鲁、郑、宋等十二诸侯国联合伐齐,“齐国集兵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广里”今在长青县境内)得胜。经过此战,齐国深知防御工事之重要,便开始在交通要道、山洼之处筑城墙防御。到齐宣王时代,南方楚国先后消灭鲁、莒等国,成为雄霸。齐为防楚国将断续的长城连接修筑,形成了蜿蜒千里有余、令各诸侯国谈而生畏的齐长城。《史记正义》引《齐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川,千余里以备楚。”据以上所说,齐长城应为春秋时代始建,齐宣王时代完工。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为抵御“白宛寇”入侵,将锦阳关一带齐长城重新加修,现在关西至大厂村北山一段有756米城墙较完整,高5米-6米,垛口、瞭望孔都较完整。关东2200米城墙保存也较好,残高2.5米。
锦阳关于1938年日寇侵华时毁于战火,关址现为莱芜至章丘公路占用,路边有章丘县立“齐长城”标志碑。关之东700米处的山头上有烽火台遗址,俗称烟火台。山头周围有环墙遗址,东至鲁地村北,有保存较好的锦阳关东便门,为齐鲁百姓往来而设。门为石砌拱形,高2.8米, 内宽2米,进深3.3米。便门两侧有城址,长1150米,西侧高1.2米,宽2米-4米;东侧高2.5米-4.2米,外墙宽0.8米,内设站台,总宽度为4.2米-6米。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7 14:15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关隘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