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
中国辽宁省锦州市公办高校
渤海大学(Bohai University)简称“渤大”,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是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1950年2月17日,辽西省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辽西工农速成中学”。1953年7月,辽西工农速成中学校址迁到锦州市凌河区解放路27号。1958年7月,在工农速成中学基础上,建立“锦州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11月20日,锦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锦州师范学院”,同时开始招收本科生。1959年8月至1962年3月,锦州师范学院经历了两改校名、两改学制,并降格为专科。于1960年5月定名为锦州师范学院。
1962年4月,辽宁工农师专并入锦州师范学院,同时将旅大师专、鞍山师专、抚顺师专、本溪师专、朝阳师专的物理、化学等教研室也并入锦州师范学院,学校正式由三年制专科升格为四年制本科。1970年1月8日,辽宁省革委会决定停办锦州师范学院。1973年10月3日,经辽宁省革委会批准,恢复锦州师范学院建制,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锦州分院”。1978年11月26日,辽宁省转发国家教育部文件,决定辽宁第一师范学院锦州分院恢复原校名“锦州师范学院”。
1951年11月,锦州商业技术学校建立,校址为辽西省商业干部训练班旧址。1952年9月更名为锦州初级贸易学校,并迁入锦州西郊新建校舍,后更名为辽宁省商业学校。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辽宁省商业学校升格为辽宁商业专科学校。1992年12月改为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两校合并
2000年4月5日,辽宁省教育厅、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辽教发[2000]3号文件,决定将锦州师范学院与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合并后暂定名为“锦州师范学院”。
2003年4月23日,教育部下发教发函[2003]141号文件,决定由锦州师范学院与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的锦州师范学院更名为“渤海大学”。
2014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8年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渤海大学入选。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20个二级学院,开设53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法、教、文、史、哲、理、工、农、管、艺等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拥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项目1个、省一流特色学科项目3个、省重点学科培育项目7个。科睿唯安2024年1月份发布的最新ESI数据显示,渤海大学农学、化学、工程、计算机4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根据《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1-2022年)》数据显示,学校在中国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位于第156位,辽宁省高校排名第5位;在USNews2022-2023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学校在世界大学中排名第997位,在国内高校中排名第106位;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渤海大学有1个学科进入前30%,3个学科进入前50%;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在辽宁省高校中排名第12位。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现有教师1400余人,其中教授200余人,博士500余人。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入选者、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辽宁省攀登学者、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兴辽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辽宁省“兴辽计划”教学名师、辽宁省“兴辽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人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者、千人层次入选者、省级优秀科技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师等近百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省级特色(示范)专业、试点专业18个,8个师范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建设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160门,国家级、省级精品教材24部,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教改立项、省级教改项目近300余项,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20项,居省内高校前列。有7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3个。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与波兰、法国、韩国、俄罗斯、布隆迪、中非、塞浦路斯、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30多所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接收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互派学者讲学,选派中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到国外进修或攻读学位。学校与布隆迪大学、中非班吉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受到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充分肯定,并被教育部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院校。
学术交流
2021年8月9日至11日,由渤海大学主办的2021年第七届农业和生物科学国际学术会议(ABS 2021)暨第四届应用生物化学和生物技术国际学术会议(ABB 2021)在云端会议平台Microsoft Teams成功举行。本次会议吸引来自中国、巴西、意大利、西班牙、波兰、泰国、日本、阿根廷、美国、英国、希腊、塞尔维亚、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以色列、尼日利亚、印度等国内外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200余位高校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动植物科学、农业灌溉科学、农业科学、食品科学和技术、生物化学途径、基因分子生物化学等主题展开讨论交流,探讨相关方面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并分享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技术成果。大会全程用英语进行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技术研发专业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省教育厅校企联盟2个、省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2个、省高等学校培育智库2个、省科技创新智库研究基地3个、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基地3个、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2个、省大学科技园1个、省科普基地1个,其他省级平台6个。建设了国家火炬计划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公共检测中心,现有省高校创新团队11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全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国家两金项目、科技部、教育部和辽宁省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95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9项),1个项目成功列入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各类科研奖励500余项;发表论文5000余篇,被SCI、EI、CPCI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8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30余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46项。
学术资源
渤海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0年,由锦州师范学院和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合并组成。渤海大学图书馆共有馆舍总面积4.8万平方米,其中松山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滨海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松山校区图书馆建于2005年,是渤海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被评为中国建筑界鲁班奖,纸质文献涵盖了文、哲、史、法、外、艺、理、工、经、管等多个学科;滨海校区图书馆建于2015年。截至2021年12月,渤海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为300万余册,电子文献数据库26个。是国家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以及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的协议用户。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渤海大学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80创刊,ISSN:1672-8254,CN:21-1512/C,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刊登科技服务、化学化工、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的论文,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2010年—2021年间多次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俄罗斯《俄罗斯文摘杂志》(AJ)、德国《数学文摘》(ZM)、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数学文摘、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读者为科学研究工作者、高等学校理科教师和研究生、中等学校理科教师、有关科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人员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前身是1979年8月10日,主办单位是渤海大学,为双月刊,ISSN:1672-8254,CN:21-1512/C,经辽宁省教育局批准出版的《锦州师范学院学报》。主要栏目有经济与管理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语言与文学研究、政治与法学研究、历史与哲学研究等内容,被AMI扩展收录。2003年,原《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名为《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原《辽宁商专学报》刊号由辽宁省新闻出版局收回。《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多次被全国高校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报,被辽宁省新闻出版局评定为省一级期刊。2007年被全国重点文摘类期刊转载、复印、文摘论文14篇,同暨南大学、宁夏大学、苏州大学并列,排在全国综合类大学的第51位;2008年被转载、复印、文摘15篇,与东北大学、南通大学并列,排在全国综合类大学的第45位;2009年被转载、复印文摘9篇,排名有所下降;2010年被转载、复印、文摘12篇,排在全国综合类大学第42位;2011年排名第56位。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渤海大学校徽外圈圆弧体现的是渤海湾的地理特征,“帆”象征着渤海大学正以“乘长风破万里浪”之势,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海浪”象征着渤大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汹涌澎湃的力量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辉煌的未来。橘红色象征热情与开放,代表新一代学子的青春活力和学校注重交流与合作的办学思路,蓝色象征科学与理性,代表学校教学科研实力和发展方向。
校旗
渤海大学校旗由蓝白两色组成,校旗上半部由校徽组成,下半部由中英文校名组成,常规情况下校旗为2号国旗的尺寸标准,旗杆长度为4米。
精神文化
校训
多学博见 和而不同
校歌
渤海大学校歌为《渤海大学校歌》。
社团文化
“渤海大学自行车协会”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团荣誉称号。
工学院艺术团是直属学生发展与事务中心团学部的学生文艺团体(原文艺部),属学校三大学生组织之一,下设五大部门,每年为校、院提供优秀艺术人才,负责院校各种文艺活动的展开。
目前渤海大学共有校级英语社团4个,演讲社团、辩论社团、写作社团及英美影视戏剧社团,均都成立于2016年,隶属于大学外语教研部的学生社团,社团为喜欢英语的同学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全国大型英语赛事输送了优秀人才。
演讲社团:英语演讲社团成立于2016年3月,隶属大外教研部,是一个新兴社团。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英语演讲与口才技巧”为方针,协会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辩论社团:英语辩论协会成立于2016年5月,是学校首个英语辩论学生社团,本社团旨在为喜欢英文,想提升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思辨能力的同学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勇于参与英文辩论。 2015年,渤海大学开始举办“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FLTRP Cup)的校园选拔赛,并派出代表队参加“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地区赛,中国辩论公开赛(China Open)等国内影响最大的辩论赛。
写作社团:写作社团始建于2016年5月,隶属于大学外语教研部,拥有强大的指导教师团队和充满活力激情的学生成员,社团会及时发布各大英语赛事及活动的通知,为同学们提供施展身手的平台,培养同学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英美影视戏剧社团:英美影视戏剧协会成立于2016年5月,在大学外语教研部老师的指导和组织下的一个学生英语社团,社团由原有的渤海大学英美影视欣赏社团和渤海大学戏剧社团合并,形成“英美影视戏剧表演社团”,下设宣传部、网络安全部、活动部、学术部等四个部门。
校区情况
截至2022年5月,渤海大学设有2个校区,分别是松山校区和滨海校区。
松山校区
松山校区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科技路19号,有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法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等。
拥有东体育场,乒乓球馆(人文楼地下室北侧入口),东外场篮球场地,东外场排球场地,东外场网球场地,射击馆(图书馆地下室东侧入口),西体育场,形体场地(西区主楼7楼),西外场篮球场地,西外场羽毛球场,西外场网球场地,西外场篮球场地,游泳馆,健身房等设施。
滨海校区
滨海校区位于辽宁省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金山大街20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管理学院、航运学院、经济学院等。
拥有外场篮球场地,南侧排球场地(位于理工楼北侧),体育场,健美操场地,花式跳绳场地(位于食堂三楼),乒乓球场地(位于大学生活动中心五楼),网球场地,北侧排球场地,篮球场地(位于学生宿舍南侧)等设施。
行政管理
以上资料参考来源:(截至2024年10月)
校友情况
学校荣誉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渤海大学官网.
精品课程.渤海大学精品课程支撑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9:5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