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锣鼓曲是一种传统民间音乐。属于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采用民歌连缀说唱故事的形式表演。曲目多为劳动生活及爱情故事内容。
简介
锣鼓曲流行于淅川县。因用锣鼓伴奏得名。又称“地灯曲”。是用民歌连缀说唱故事的形式。曲调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
山歌、田歌、号子。有四六句、下河调、哭五更等60多种。曲目多为劳动生活及爱情故事内容。如《小寡妇上坟》、《石榴烧火》、《打牙牌》、《吴三保游春》等。70年代,淅川县曲艺队将其搬上舞台演唱。锣鼓曲还流行于陕西的商南和湖北的陨阳等地。
形式
乡下唱锣鼓曲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红白喜事或者有谁家盖房子,而要看请不请村里和外亲参加,我们叫“治事”,如果治,就叫“旅”。如果旅,就要热热闹闹请一班锣鼓,再搬动村中艺人,耍一通宵是很正常的。碰上了亲里也请来能力,还有斗曲,你一个,我一曲,吃席的一通彩,就无法刹下。
另一种即是过元宵。其实早在十五之前,年刚过,扎了彩龙、彩船的便要开始排演。舞龙不唱,那彩船的巧便全在一保唱上。到了十五这晚,往往是彩龙开道,到了每家每户门前一声彩起:“青龙到门前,四季保平安。今年生贵子,明年中状元。”主人家就要出财迎这过节喜。彩龙一过,彩船便要借着锣鼓唢那的引导,来了三点头。这时,是不会唱的,只是了招摇,无非是通报村里上下,热闹来了。待挨家挨户都叫个遍,适才开道大场上,亮出个阵势。
小孩爱凑,碰到元宵节龙船不在本村里玩,便要让大人点了灯盏(用面蒸做,点香油,点完后,就宵夜),一路照着赶夜路向锣鼓声奔去。
到了场,早已围了千把人。待人声静下,便先要上来一个掌柜,说一通客气话,放那彩船绕出。便有一白须花发打扮的艄公抢得出来,船两边各3个丫环打扮的小姑娘手甩手巾,船中坐的是小姐。而船后的是一个身份较为特殊的人,叫摇婆,手拿一把破蒲扇,脸上画一只红公鸡,缠了小脚,一步一跄。主唱的是小姐,两边丫环是伴唱,而梢公和摇婆则是逗唱。有的是梢公主唱。唱腔一起,观众便有人叫好,因为赶上节里,谁都希望有个好心情。
但也有例外,常是得意忘形,打锣鼓的放开了手,把个过门短短的刹住,害得唱的人上气不接下气,还不敢停,怕轰场,那个窘状使在场人捧腹笑。还有一次是四爷听一个十里外的场来我们村中演,主唱的几段总想玩花,却基本功不过关,惹得四爷好为人师劲起,又被几个小辈一激,便站出来对唱,那主唱又不肯服输,便当唱比了起来,四爷终是功底深,几个回合,那主唱的客气了,忙叫人搬了凳,敬了茶算了事。
但这些都是大场面,其实家乡每个人都会唱的。在田间耕作时,在山头放牛中,走在乡间土石路上,都会情不自禁哼唱的。
渊源
锣鼓曲是由
河南南阳一带留传过来的。其原因可能和河南戏一样。那里地平,容易发生干旱和水灾。特别是碰到大水,没有了家财的人背井离乡,跑往外地。而我们家乡与他们接壤,又是山地陇起处,所以很多人便逃亡到此,居了下来。而他们带来的那一身文化便也传了过来,所以我们那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楚文化的气息。
锣鼓曲能在这里被接受并发扬,很重要的原因是她曲婉,词达,合了农家生活的情形。锣鼓曲调很多,但调调易记,因为她的旋律就象家乡的山路,虽然曲折些,但容易望见去处。而词多是反映旧社会里下层人的生活了。象有一框关于石榴女的系列唱曲,如“我石榴,命不强,嫁了男人是二半凉(笨),叫他上山去砍柴,一准儿砍些湿疙瘩”、“侬夫去耕田哟依阿哟,石榴来做饭啊,米没有米,面没有面,可叫我,石哟榴啊,咋个把饭做哟”等,生动反映了农家妇女对贫困生活的感伤。还有一段《偷石榴》,“三十儿黑里月黑头,小生到老丈家偷石榴,老丈人看见认不得,劈头打我九砖头……”说的是一段农家笑话,反映了农民幽默乐观的性格。
但锣鼓曲词里更多还是关于旧时买唱人的生活及感受。有一段《泊船》的唱词很长,但每段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买唱女的心理。女在船舱里一个劲问梢公,“到了何地。”报了名后,便要重复一句,“也不知,前边什么码头哟。”曲词哀怨。小孩时,不明白其中味,慢慢大了,便知道锣鼓曲并不象她表面那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