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尔河拟铲鲟(学名:Pseudoscaphirhynchus fedtschenkoi)是鲟科、拟铲鲟属鱼类。锡尔河拟铲鲟个体较小,最大只有70厘米长。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呈竹片状,边缘较尖,无喷水孔;下唇连续不分裂,有2叶,吻须无毛,尾柄较短,被骨板部分覆盖;背骨板数多于15,头上无刺,侧骨板数多于36。锡尔河拟铲鲟胸鳍有褶皱。臀鳍逐渐变细。
形态特征
锡尔河拟铲鲟个体较小,最大只有70厘米长。背骨板15-22枚,侧骨板37-46枚,腹骨板6-11枚,
背鳍条数30-34,
臀鳍条数19-20,
鳃耙数8-10。
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呈竹片状,边缘较尖,无喷水孔;下唇连续不分裂,有2叶,吻须无毛,尾柄较短,被骨板部分覆盖;背骨板数多于15,头上无刺,侧骨板数多于36。锡尔河拟铲鲟胸鳍有褶皱。臀鳍逐渐变细。
近种区别
锡尔河拟铲鲟与
阿姆河大拟铲鲟(Pseudoscaphirhynchus kaufmanni)、
阿姆河小拟铲鲟(Pseudoscaphirhynchus hermanni)相似。
生活习性
锡尔河拟铲鲟栖息于锡尔达里亚河中下游,该河的主要特点是水质浑浊。锡尔河拟铲鲟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成虫主要以蠓幼虫为食。该物种能够在咸海(历史上)觅食,但适应生活在淡水中。
分布范围
分布:锡尔河拟铲鲟分布在流入咸海的锡尔达里亚河中,涉及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拟铲鲟的分布与裸腹鲟的分布部分重叠。
可能灭绝: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繁殖方式
锡尔河拟铲鲟与裸腹鲟一起在4月份产卵。卵径1.3-1.8毫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种群现状
历史上,锡尔河拟铲鲟的资源量就很少,无经济价值,没有商业捕捞。后来更为罕见。自从1960年代以来,还没有关于该物种的报道,并且据信它可能已经灭绝了。已经进行了调查(哈萨克斯坦渔业调查),尽管无法获得该数据,但据信自1960年代以来就没有记录该数据。
濒危原因
锡尔达里亚河是流入咸海的两条主要河流之一。锡尔达里亚河及其支流流经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几个世纪以来,锡尔达里亚河及其支流支撑着这些地区的灌溉用水,但对河中的鱼类区系组成影响不大。自1950年起,针对新生的棉花工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建起了众多的水库,锡尔达里亚河的水文节律遭到破坏,流速发生改变,锡尔河拟铲鲟完全丧失了原有的栖息地,这是导致锡尔河拟铲鲟走向极度濒危的主要原因。此外,棉花生产所带来的大量盐类、化学肥料及有毒物质对河流中的水生生物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咸海从1973年到2000年收缩了60%以上(美国宇航局,2008年),现在盐度很高,除了在东北部的一个小型水库中,没有任何鱼类。
保护措施
自1978年以来,该鱼就已被列入《哈萨克斯坦红色数据手册》。在那些可能仍然有剩余种群的地方,需要建立保护区。一些基因组材料已经被冷冻保存,为了保存更多的基因组,应该采集和繁殖活的样本(哈萨克斯坦红色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