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克模式即计划性
市场经济模式,该模式是由前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学家奥塔·锡克总结提出的。 锡克认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微观平衡应由市场机制来解决,只有宏观经济平衡才应由政府制定有约束力的国民收入分配计划来实现。锡克提出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的全部细节在他的著作《民主的社会主义经济》一书中展开。
第二,企业的独立性。企业是作为具有独立
经济利益的商品生产者出现在市场上,它们根据市场上的价格情况自行作出生产和投资的决策,参加竞争。这里就有一个
所有制的问题。传统的
政治经济学把
国家所有制看成是所有制的最高形式,并把国有化看成是
社会主义经济走向成熟的表现。毫无疑问,国家
所有制是与计划
经济体制相联系的,随着那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矛盾,这种观念也动摇了。五十年代初,南斯拉夫建立了自治社会主义的模式,从而奠定社会主义社会
所有制的实践基础。之后,许多
经济学家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
所有制的客观必然性(例如爱·卡德尔、
弗·布鲁斯、本·沃德等)。锡克在一九八一年访华期间说,他倾向于社会
所有制,也即
集体所有制。他指出,有的国家的经济之所以出现困难,其症结不在于社会
所有制,而在于取消了宏观经济分配计划,排斥了社会对企业必要的干预。
第三,市场的完善化。毫无疑问,社会主义经济中必须引入真正的
市场机制。但是绝不能照搬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
市场机制。锡克指出,市场仍有很大的局限性:1.市场今天不是,过去也从来不是一个完善的市场,特别是在
资本主义后期,它表现出由于
垄断而造成的严重不平等的缺点;2.市场本身不能说明市场的未来发展,市场反映的只是在过去的生产和分配基础上出现的
需求结构。对此,锡克提出
市场机制完善化的两大对策:
反垄断和加强市场透明度。锡克高度重视
买方市场的重要性,指出这是
市场机制发挥积极作用的一个必要条件,锡克设想了几种
反垄断的措施。对于加强市场的透明度,锡克指出,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活动已不成为秘密,银行在社会簿记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同时预测工作也应成为减少市场盲目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作为理论模式,锡克的设想同有计划的
商品经济是一致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特别是关于企业独立性与
所有制问题和
宏观经济分配计划问题。一九七二年,锡克在西德出版了他著名的《第三条道路》一书。在这本书里,锡克指出,集中化的
经济体制一个必然的后果是政治上的专制,仅仅从个人崇拜上找原因而不分析体制的内在弊病,是简单化的做法,无助于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