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病
病症名
链球菌病是主要由β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引起的多种人畜共患病的总称。
简介
人链球菌病以猩红热较多见。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引起种种化脓创和败血症,也可表现为各种局限性感染。链球菌病分布很广,可严重威胁人畜健康(曲立春,2008)。
病原
猪链球菌是一种呈链状排列革兰阳性球菌。不运动,不形成芽胞,有的可形成荚膜。多数无鞭毛,只有D群某些链球菌有鞭毛。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多数致病菌的生长要求较高,在普通琼脂上生长不良,在有加血液及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根据链球菌在血液平板上的溶血特性分为α、β、γ三型。引起猪发病的多为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兼性厌氧菌,在无氧时溶血明显,培养最适温度为37℃。菌落细小,直径1~2mm,透明、发亮、光滑、圆形、边缘整齐,在液体培养中呈链状。猪链球菌常污染环境,可在粪、灰尘及水中存活较长时间。
该菌在60℃水中可存活10分钟,50℃为2小时。在4℃的动物尸体中可存活6周;0℃时灰尘中的细菌可存活1个月,粪中则为3个月;25℃时在灰尘和粪中则只能存活24小时及8天。苍蝇携带猪链球菌2型至少长达5天,污染食物可长达4天。
按抗原结构(C多糖),将链球菌分为A-V(无I、J)20个血清群。引起猪链球菌病的主要是C群、D群、E群以及L群。
依据细菌荚膜多糖(cps)不同将链球菌分为35个血清型,分别为1/2型和1-34型,其中2型链球菌致病性强,也是临床分离频率最高的血清型。其次为1型、9型和7型。猪链球菌2型又分为致病力不同的菌株,各菌株含有的毒力因子不同,引起不同的病型有的菌株无致病力。
猪链球菌能产生多种毒素和酶(溶血素O、溶血素S、红疹毒素、链激酶、链道酶、透明质酸酶)引起致病作用。猪链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包括荚膜多糖、溶菌酶释放蛋白、细胞外因子以及溶血素等。其中溶菌酶释放蛋白及细胞外蛋白因子是猪链球菌2型的两种重要毒力因子。
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对干燥、低温都有耐受性,青霉素等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其都有杀灭作用。在29度-33度场地上能存活6天。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流行病学
链球菌的易感动物较多,因而在流行病学上的表现不完全一致。猪、马属动物,牛、绵羊、山羊、鸡、兔、水貂以及鱼等均有易感性。但在猪则不分年龄、品种和性别均易感。
3周龄以内的犊牛易感染牛肺炎链球菌病。4个月龄至5岁以内的马驹易感染马腺疫,特别是1周岁左右的幼驹易感性最强。患病和病死动物是主要传染源,无症状和病愈后的带菌动物也可排出病菌成为传染源。
仔猪感染本病,多是由母猪作为传染源而引起的。主要经呼吸道和受损的皮肤及黏膜感染。而猪和鸡经各种途径均可感染。幼畜和可断脐时处理不当引起脐感染。患腺疫的幼驹可因吮乳,将本病传染给母马引起乳房炎,进而经血流,引起败血病。
发病机制
致病链球菌经呼吸道或其他途径(受损处的皮肤和黏膜)进入机体后,首先在入侵处分裂繁殖,幼龄时菌体外面形成一层黏液状荚膜,以保护细菌的生存。P型溶血性链球菌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一种透明质酸酶。该酶能分解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使结缔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强,易于此菌在组织中扩散、蔓延,很快进入淋巴管和淋巴结。继之冲破淋巴屏障,沿淋巴系统扩散到血液中,引起菌血症。
临床上表现体温升高。由于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作用,使大量红细胞溶解,血液成分改变,血管壁受损和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发生障碍,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机能降低,以致发生热性全身性败血症。最后导致各个实质器官严重充血、出血,浆液腔出现大量浆液纤维蛋白。尤其是富有网状内皮细胞的器官和组织,发生明显的病量改变,常常出现炎症及退行性病变,如肝脏肿大,质硬,胆囊肿大,胶样浸润,脾脏肿大2~3倍,质软,骨髓出血等。
当机体抵抗力强时,网状分细菌在血液中消失,小部分细菌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或定居的关节囊内,在变态反应的基础上引起关节发炎,表现悬蹄、跛行或有疼痛感。严重的引起脓仲。最后因咽喉肿胀窒息而死(羊);或因吞咽困难,不能吃食,体力衰竭而死亡,或脓肿破溃而自愈(马);或因心力衰韵瘫痪、麻痹死亡(猪)。
预防
可用灭活苗或弱毒苗免疫预防,应用多价苗可获得较好效果。每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400克,连喂2周,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治疗
疑似病例可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淋巴结脓肿的病猪,可将肿胀部位切开排除脓汁,用3%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涂碘酊,不用缝合,几天后可愈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8 23:08
目录
概述
简介
病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