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是鲁迅创作的短篇历史小说,发表于1927年,原题《眉间尺》。
内容简介
眉间尺的父亲是一名铸剑名工。大王决定选中眉父作铸工铸一把剑用以防身和杀敌。眉父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才铸就两把宝剑。眉父知道,事成之后,大王为绝后患也一定会把他杀死,所以把雄剑交给怀孕的妻子,让孩子出生后替他报仇。
眉间尺长大成人后母亲把一切实情告诉了他。自此,眉间尺身背母亲交给他的雄剑,走上了为父复仇之路。他遇到一个黑色的人,黑色人一语道破其心事,眉间尺问明情由并且得到黑色人的承诺后,自刎而死。黑色人拾起地上的青衣,包了眉间尺的头,带上雄剑,向王城走去。大王得报,有个名叫宴之敖的黑色人前来献剑和眉间尺的头,召其进殿,并叫人在殿外放上一口大金鼎,注满水,又用火烧,待水煮开后,就叫宴之敖打开包袱,把眉间尺的头投入金鼎,其随沸水上下转圈,又翻筋斗,激得水花四处飞溅,宴之敖在旁手舞足蹈,歌唱起舞。不久,水平歌停,大王走下金阶,探头去看鼎内,宴之敖趁机掣起雄剑,挥手把大王的头砍落于金鼎中,然后从容地自刎,其头也落入金鼎。三人在沸水中狠斗,直到大王断气后,眉间尺和宴之敖的头才四目相视微笑,合上眼睛后仰面朝天,沉入水中。满朝文武大臣在万分惊骇之后才惊醒过来,然而为时已晚。他们倾力打捞金鼎中的大王遗骨,谁知三人早已混作一团,无法分清你我,最后只得把三人同时安放在金棺里落葬。
成书过程
《铸剑》创作之时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先是辛亥革命果实被篡夺,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而后是
五卅惨案,
女师大事件,直到1926年的
三·一八惨案,北洋军阀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鲁迅的学生刘和珍等倒在血泊中。在这些“血的游戏”的窒闷中鲁迅构思了《铸剑》。其后,在作者为了“击退心中的鬼气”而由厦门向广州步步退守之时,终于将这篇优秀的历史小说写就。《铸剑》现存手稿文末注1926年10月,可能是初稿完成的日子。据《鲁迅日记》记载,它的创作完成于1927年4月3日。
人物介绍
眉间尺
眉间尺是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却肩负着一件天大的使命——为父报仇。但他又是个性格优柔,心思细密敏感的人。他的优柔和迟疑却从离家到看见王再到被闲人找茬围观而一直延续着。直到宴之敖出现并给予了他复仇的承诺后,这优柔才在那果断的自戕中烟消云散。至此,眉间尺那带有“缺陷”的性情和生命才算真正结束,而另一段只为复仇的生命也由此展开。
宴之敖
宴之敖(一说宴之敖者、宴子敖)是一个真正的复仇者,鲁迅不仅把自己先前的笔名“宴之敖”给了他,也把自己的外形翻版给了他:“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两点磷火一般的眼光”。他是鲁迅对复仇者的一种理想的塑造,并不为什么“义士”的称号去可怜眉间尺孤儿寡母,也非出于泛泛的同情心。他借为眉间尺报仇而完成自己对社会和旁人乃至自身的复仇。
王
王这个形象就是对人性最原始、最黑暗的一面的暴露。他“善于猜疑,又极残忍”,贪婪、暴戾、专横而又充满好奇心,也正是这好奇心最终害死了他。单纯看这个形象,会感到就像是旧小说中反派的大集合一样,是个灰色的扁平人物;但若把他作为组成人性的一部分来看,却又的确是完整又全面地填充了这一块。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鲁迅的《铸剑》体现了强烈的复仇精神、原侠精神和人民反抗黑暗的斗争精神。借由国民性批判,确立了“人”的解放的现代意识;小说以荒诞包孕现实批判,对“复仇”进行了全新的现代性解读,体现了鲁迅小说的现代性追求。《铸剑》的主题意蕴是繁复而多重的,带有多重节奏。鲁迅并不止于“复仇”,“三头相搏”把小说情节推至顶点,这个场面无疑是荒诞而令人震撼的,大多数作家往往到此就戛然而止,而鲁迅的深刻就在于通过精心安排“复仇之后”情节的新的曲折发展——“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和“大出丧”时全民“瞻仰”的“狂欢节”,把小说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个鲁迅式的结尾,充满了意味深长的调侃与讽刺意味,既是对强权者的进一步的嘲讽和鞭挞,同时也包蕴着对黑色人乃至作者自身的反讽和自嘲。鲁迅给读者揭示了一个残酷而令人啼笑皆非的现实:一场充满正义的复仇壮举业已结束,荒淫虚伪的专制暴君尽管暴毙,但“华老栓”们依然对着暴君的尸体跪拜不已;更有“义民”“忠愤而悲伤,担心宴之敖者、眉间尺这两个大逆不道的逆贼的魂灵,此时也和王一起享受祭礼。在此,鲁迅讴歌了复仇,又对复仇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此为鲁迅的清醒,也是他的深刻。在《铸剑》中,悲壮与嘲讽、崇高与荒谬这两种基调相互纠缠而激荡,互为对峙,彼此消解,集中表现了鲁迅深广之忧愤和灵魂深处的纠缠、痛苦,体现了鲁迅小说的现代性追求。
艺术特色
在鲁迅的整个创作中,《铸剑》在体式和表达上较为独特。小说以写实的笔法讲述神奇的故事,写出了奇诡的境界与人物。小说中的世界是一个独立的世界、隐喻的世界和象征的世界。比如,小说中丛林中黑衣人与眉间尺的段落给读者以巨大的心灵冲击。鲁迅描述了在眉间尺死后狼群的出现,使整个场景充满了阴森的气息。它直接作用于读者的神经,让人直觉到阴冷的血的味道,从而感受到复仇者的艰危处境与坚定的意志。当然,小说的象征并不是细节或段落的象征,而是一种总体象征。
作品评价
中国当代作家
莫言:“我很小的时候,便从大哥的中学语文课本上读到了这篇小说。许多年后,还难忘记这篇奇特的作品对于一个‘文学少年’的心灵产生的巨大震撼。尽管当时并不能看懂这故事,但依然感受到了这作品是一种对人生的重大启示。那冷如钢铁的黑衣人形象,今生大概难以忘怀。”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
张兵:“通观《铸剑》,写得极为悲壮。每次阅读这则小说,都会涌现―种激情。读者常常情不自禁,既惊叹于眉间尺的至诚复仇,又为宴子敖的侠义高风击节赞赏。至于大王的下场,完全是罪有应得。”
聊城大学文学院教授
隋清娥:“《铸剑》完美地体现了鲁迅的文学理想和观念,将古代的传奇故事融入新的现代的精神。这现代精神之一即体现为鲁迅对少年人心理成长的极大关注。”
出版信息
《铸剑》发表于1927年4月25日、5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2卷第8、9两期,原题为《眉间尺》,副题是《新编的故事之一》。1932年由鲁迅先生自编入《自选集》,改题作《铸剑》。1936年1月,《铸剑》被收入《故事新编》一书。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较为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