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饰制作技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贵州省黄平县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溯源
苗族制作和佩戴首饰的历史悠久。唐代诗人刘禹锡贬官至湘西,曾赋诗描述苗族佩戴“银钏金钗”的状况。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称苗族首饰以银、锡为之,长一尺余。
明代《黔记》则谓贵州苗族“未娶者以银环饰耳,号曰马郎,婚则脱之”,而黎平“富者以金银耳珥,多者至五六,如联环”。
苗族银饰的发展,与早期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人类认知的有限以及生产工具的缺乏,人类在变幻莫测的大自然中显得较为脆弱,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的紧密相连,依托自然环境的存在而发展,正因如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产生了较为原始的图腾崇拜。从苗族银饰的纹饰和造型亦可看出与其所形成的环境和特殊的民族背景有着较强的联系。
工艺特征
文化特征
银饰的造型、工艺、纹饰展现了苗族人们的情感、意识、喜好、愿望,从其工艺以及各样的造型纹饰也可看出苗族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气息,更凸显了苗族人民的独特审美和文化内涵,是苗族文化历史的沉淀、类系划分的印记、宗教信仰的形化和是否婚配的标志。同时,银饰以大为美、以多为美、以重为富的特征,从某方面也体现了一个家庭是否富裕。银饰始终贯穿于苗族人民生活的各方面,是根植于苗族社会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展示着一个民族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特有的审美情趣”。
苗族喜银器,无论男女,戴用耳环相劝,妇女并戴手钏。富有妇女戴手钏五六对者。其项圈之重,或竞多至百两,炫富争妍,自成风气。”凡重大节日期间,苗族妇女们均身着饰满银饰的盛装,或庆祝、或炫富、或求偶、或示情。古今以来,银子在某种意义上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尤其是在古代,银子一直以货币的形式存在,是用来交换物品的媒介,苗族人民对宗教信仰在某种程度上以银饰的物化、外化形式呈现出来,同时也是一个家庭富裕程度的体现。即便在到当下,苗族地区也会为家中的姑娘置办银饰套装,作为其出嫁的盛装或平时参加盛大节日的服饰。品种类型多样,做工较为讲究,繁复重叠,光芒耀眼,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苗族银饰的品种多样,从头到脚,饰遍全身。明代,史籍中开始出现关于苗族佩戴银饰的记载,“富者以金银耳洱,多者至五六连环”。日常生活中的苗族人民以佩戴银饰为基本的着衣常态,尤其以女性为主,在重大节日和婚庆时,苗族姑娘便会特别注重银饰与服饰的搭配,头戴银角、银扇、项圈、手带银镯、身批银衣,脚带银链等佩带琳琅满目的银饰去参加活动,苗族银饰穿戴上身时,随着步伐的移动会彼此撞击,发出带有节奏感的声响,像悦耳的铃声,欢快而又富有动感;节日中佩带银饰盛装出席,既是盛大节日的欢庆之心,同时也是为了展示自身的着装美和形象美。一旦逢年过节、婚庆赶集便成了苗族银饰的最佳展示场所。苗族银饰品种多样、造型奇特,以大、多、重为美是其基本的审美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家庭的富裕程度,同时也充分表现了苗族银饰特有的民族独特感以及内涵价值。
样式
贵州省黄平县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十分发达,制品主要包括妇女佩戴的银冠、耳环、项圈、项链、手圈、银腰带、背扇等,其中以银冠、响铃板、银项链、银腰带最为精美。银冠以银花簇拥,间有虫鸟,整体上看如同簇锦花篮。银项链的响铃板款式众多,精巧雅致;吊坠的护心镜盘下垂挂的器饰摇摆撞击,发出悦耳的音响。银腰带上錾刻着各种图案,制作极为讲究。
图案
黄平苗族银饰图纹题材丰富,昆虫、花草、鸟雀、龙鱼等均可作为表现对象,这些图纹多来自黄平苗族祖辈生存的自然环境,体现着苗族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状况。
工艺流程
一、錾花工艺
苗家“银衣”上的图案,如凤鸟纹、龙纹、骏马纹、瑞兽纹等,都是以浮雕玺花作为主要技法,同时还穿插以锡料翻模工艺和镂空、肌理等特殊表现手法,加工时需用锤子、签子、锡模等工具。
錾子是雕刻银衣片时较为重要的工具,由师傅根据纹样需要自制,每个银匠师傅大约有上百根錾子,分为一字錾、雀眼羞、点錾、面錾、肌理錾等,同一类型的签子又包括很多型号,例如一字錾有厚薄、宽窄之分,较厚的一字錾用来雕刻纹样的外轮廓线;薄而锋利的一字錾用于雕刻纹样上的装饰线。厚而钝的錾子雕刻出来的线具有混沌、含蓄的视觉效果,适合于雕刻纹样的边缘外轮廓线:薄而利的錾子则能表现清晰、明快的效果,用它来雕刻动物身上的飞毛、云彩、人物面部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选择什么样的錾子是以银匠师傅的经验和对纹样的理解为准的,不同的银匠师傅在面对同一银片纹样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手法,工艺效果的呈现直接决定于审美和个性的思考。
苗族银衣片的基本纹样都沿用祖辈的铜模式样,很多铜模已经传承了很多代还在继续使用。翻模工艺也采用古法。
二、花丝工艺
錾花是讲究粗细线条搭配和转折结构的艺术,花丝则是以细如毫发的银丝在银片上造型和装饰的艺术。抽拉银丝时要尽量长而均匀,然后将其压扇。退火变软后用钳子将头端拧几个小麻花,再将其放在自制的“花丝木”上,顺势搓成麻花状细丝(一般要反复退火三次,搓三次)。麻花越紧密越流畅就越是精品。搓好花丝以后,将其排成几排固定在木板的钉子上,用黏度适宜的牛胶将几排花丝粘连在一起,待牛胶干透后取下。
接下来的步骤是根据不同纹样掐丝,最后最难也最关键的一步是将花丝焊接在银片上。花丝工艺看似简单却非一日之功。控制用火是焊接花丝的基本功,要留心观察不同部位焊药的熔化程度。焊接是瞬间的艺术,眼力和动作相协调才不至于手忙脚乱。花丝工艺不必完全依靠祖辈传下来的纹样,因而在艺术创作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它追求的是细丝的肌理和纹样变化在素而银片上的搭配。因为花丝对技术含量要求较高,费工费时,制作高质量的花丝首饰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要远远高于一般工艺。
三、编结工艺
编结是苗族银饰加工的特色之一。如膨项圈用四根约1.5米长的实心银条相铰接而成,主要使用编结、锻造、花丝和焊接工艺。首先将银子锻打成四根直径约0.7厘米、长约150厘米的方形银条,退火后将两根银条平行捆绑在长2米的圆木棍上,银条的中段用绳子拥绑结实,按相同方向将银条缠绕成麻花状,绕完一头再按同一方向绕另一头。再将这两组银条缠绕在一起,最后成为中间粗两头细的形状。用锤子将麻花两端敲紧、敲实,再把两个从粗到细微弯的、缠有较粗花丝的银管套在麻花的两头,将二者焊接在一起即告完成。
苗族银匠清洗银首饰时是将它置在明矾水(10斤清水兑约2—3斤明矾)中,在炭火上加热直至煮沸,银饰变白约10分钟后取出,再放在清水中煮沸;用凉水反复冲洗,最后用铜刷子将项圈刷亮,烘干。
编结的魅力在于必须亲眼见到工序和制作方法,才能明白最终效果是如何达成的,单凭想象无法从成品推断其工艺方法。苗族编结工艺看似花团锦簇般的繁复,但观察工艺操作才发现实际只是单元动作的连贯进行。编结时的整形则非常重要,需依靠简单的工具将柔软的银条作空间的造型变化,从而从多个角度看都呈现较好而饱满的轮廓。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苗族银饰常出现于苗族的喜庆场合,蕴涵有避邪趋正、纳福迎祥的寓意,具体生动地反映着苗族人民的生存状况、精神面貌和审美心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保护、继承和发展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传承状况
苗族地区技艺较好、了解银饰历史发展、拥有这种记忆情怀的工匠大多已到垂暮之年,年事已高,随时面临离世,这对银饰技艺的传承发展都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如果后继无人,即意味着该项技艺面临失传。
传承人物
杨正贵,男,苗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申报地区为贵州省黄平县。
邰引岩,男,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申报地区为贵州省剑河县。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黄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银饰制作技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
黄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银饰制作技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9年4月28日,黄平县举办了苗族银饰、苗族刺绣现场竞技大赛。
2019年10月27日上午,由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苗族银饰工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结项成果展暨苗族银饰人才培养模式座谈会”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正式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