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朔州传统鎏金技艺),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朔州传统鎏金技艺),起源于战国中期,在汉代的到了初步发展,唐宋元明清历代发扬光大。其工艺流程是把金和水银高温合成金汞剂(金泥),涂在青铜器或银器的表面上,加热水银蒸发,将金牢牢地附在铜器表面。经过鎏金处理的器物金灿夺目,富丽华贵,色泽稳定,耐腐蚀性强,千年不变色。
传承保护
保护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朔州市朔城区鎏金工艺品经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