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钟花属
安息香科下的一个属
银钟花属(Halesia)的命名是为了纪念杰出的英国生物学家史蒂芬·海勒斯(Stephen Hales,1677~1761),该属包含5种,原产于北美洲东部地区和中国。它们是落叶乔木灌木,树叶单生、有锯齿。花朵两性、密伞花序,呈白色或浅粉色,浅粉色花朵少见;花萼和花冠是由4段组成的,花冠略裂;有8~16个雄蕊,子房低。果实是核果,有棱脊,生2~4个翅。中国产的只有银钟花 H.macgregorii Chun 1种,产浙江福建和广东、广西等省区。
本属描述
灌木或小乔木;冬芽长圆形,单生或有时数个叠生,有鳞片包裹。单叶互生,无托叶,边缘有锯齿。花生于去年小枝的叶腋,数花丛生或排列成总状花序,开于长叶之前或与叶同时长出;花梗细长,与花萼之间有关节;萼管倒圆锥形,贴生于子房上,有4棱,顶端有4小齿;花冠钟状,裂片4,少5,花蕾时作覆瓦状排列;雄蕊8-16枚,一列,花丝近分离或有时基部合生,花药长圆形,药室内向,纵裂;花柱线形,柱头4裂,子房下位,2-4室,每室有胚珠4颗,胚珠在中轴着生,在上直立,在下下垂。核果长椭圆形,有纵翅2-4个,宿存花萼几全部包围果实,顶端有宿存的花柱或萼齿;种子长椭圆形;子叶长圆形。
约5种,分布于北美洲和我国;我国产1种。
本属的模式种:北美银钟花 Halesia carolina Linn.,产于北美洲。
下级物种
银钟花 Halesia macgregorii Chun
乔木,高达24米,胸径达45厘米;树皮光滑,灰色;小枝紫褐色,后渐变为灰褐色;冬芽长圆锥形,有鳞片包裹,鳞片3-4片,褐色,有光泽。叶纸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3厘米,宽3-4.5厘米,顶端渐尖或钝渐尖,常稍弯,基部楔形,稀近圆形,边缘有锯齿,齿端角质红褐色,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主脉上面下陷,下面隆起,嫩时常呈紫红色,嫩叶两面疏被星状毛,成长后无毛,侧脉每边10-24条,纤细,网脉细密,在两面均明显隆起;叶柄长5-10厘米。花白色,常下垂,直径约1.5厘米,2-7朵丛生于去年小枝的叶腋,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花梗纤细,长5-8毫米;萼管倒圆锥形,高约3毫米,萼齿三角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花冠4深裂,花冠管长10-15毫米,裂片倒卵形,长10-12毫米,宽约8毫米,边有缘毛;雄蕊8枚,4长4短,长短相间,长12-19毫米,花丝基部联合成管,花药长圆形,长约2毫米;花柱较花冠长,纤细,无毛。核果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少倒卵形,长2.5-4厘米,宽2-3厘米,有4翅,初为肉质,黄绿色,成熟后干燥呈褐红色,顶端常有宿存的萼齿。花期4月,果期7-10月。
产广东(乳源、英德、阳山、曲江)、广西(兴安、临桂、大苗山、龙胜、灵川)、福建(崇安、埔城、南平、泰宁)、江西(遂川、龙南、定南)、湖南(萍乡、宜章、新宁)、贵州(从江)和浙江(天台、泰顺、龙泉)。生于海拔700-1200米的山坡、山谷较阴湿的密林中。模式标本采自浙江泰顺。
本种树干通直,边材淡黄色,心材淡红色,纹理致密,可供制造各种家具或农具。
银钟树
分布在美国东南部地区。栽培的银种树是茂密的、小枝繁茂的圆形灌木,高7~8米,但野生的乔木高15米;树叶卵形到倒卵形,长5~10厘米,表面被灰色的星状绒毛;花朵春季开放,数目繁多,下垂,铃铛形状,呈白色,像雪花,长1~1.5厘米;果实棒状,长2.5~3.5(4)厘米。
山地银钟树
分布在美国东南部海拔1 000米以上的山区。树高约30米,树干直径1米,树冠很高;树皮呈又大又松的薄片状,与树干分离;树叶表面比较光滑;花朵和银钟树很相似,但花冠更大,长1.5~2.5厘米;果实长3.5~5厘米。
双叶银钟树
分布在美国东南部地区。栽培时通常为小型灌木,高2.5~5米,但有时候是小乔木,野生乔木高达10米;树叶椭圆形到倒卵形;花朵的花冠长18(20)~25毫米;果实一般为棒状,长3.5~5厘米,有两个突出的翅。双叶银钟树不如银钟树漂亮,花朵数量较少。
参考资料
银钟花属.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0 22:27
目录
概述
本属描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