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效率衡量银行在
长期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即处于最佳规模)生产时成本减少的水平。如果产出增长率高于成本增长率,则该银行处于规模有效率状态,通过扩大规模可以使效率提高;相反,当产出增长率低于成本增长率时,则此时该银行处于规模无效率状态,规模扩大会造成资源浪费;当产出增长率等于成本增长率时,则该银行处于常数态规模效率。
范围效率是指银行是否提供了最节省投入成本的业务组。在给定产出水平上,如果经营多种业务的银行的成本低于专业经营银行的成本,那么,经营多种业务的银行存在范围效率;如果经营多种业务的银行的成本高于专业经营银行,则存在着范围不经济。银行出现业务范围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对各种投入的分享,固定成本分摊或信息互补可以使得平均成本下降。然而,范围的扩大也可能导致
范围不经济。
传统理论认为银行效率来自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但国外学者研究表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在银行业中并不显著。目前X-效率被认为是决定金融机构经营绩效至关重要的因素。
从本质上讲,它是银行对其资源的有效配置,是银行市场竞争能力、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称。银行效率反映了商业银行将多种资源转化为各种金融服务的能力,对商业银行效率进行评价,可以了解其自身资源的配置与运用是否达到最适,有助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明确自身在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其他银行之间的差距,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善经营和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