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省级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成立)的基础上设立,面积7.5平方公里,规划控制总面积32平方公里。
园区简介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
国家级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72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34平方公里,形成东区、南区、西区等三个区块。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分别为银川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履行辖区规划范围内的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开发区内设“两办”(党政办、法制办)、“两委”(机关工委、纪工委)、“六局”(经合、经发、财政、规土、建设、安监)开展日常工作。
近年来,开发区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三调、两转、一示范”的发展战略,(“三调”即调高、调新、调轻;“两转”即转变引进培育企业的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一示范”即建设开放、活力、创新、发展的“示范开发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狠抓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变化
经济实力
截止2016年底,实现
工业增加值57.2亿元,同比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69.4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8.5%,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0亿元。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考核中排名第63位,体制创新指数与其它29家开发区并列第一。在中国开发区发展30周年之际,被评为“最具发展潜力”“最具创新力”的开发区。
建设发展
产业结构与特色
在“三调、两转、一示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材料、
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健康消费品生产为特色的四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材料两大集群产业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装备制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企业以
数控机床、起重机械、特种铸钢、高端轴承、工业机器人等为代表的产品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其中:小巨人机床、舍弗勒汽车轴承打入欧洲高端市场,天地支护装备公司
液压支架出口俄罗斯,共享铸钢研发的水轮机产品,被应用到法国、巴西等多个国家的水电站;大河数控机场的数控珩磨机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区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了由传统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的转变。战略性新材料产业以单晶硅、工业蓝宝石等
晶体材料上下游加工为主,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投资60亿元的晶体材料和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年内完成厂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设备安装,并实现产品试生产。世界最大的单晶硅棒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切片基地间全面建成、中国最大的工业蓝宝石晶棒生产基地进程中迈出实质性步伐,其中天通公司成功研发出200公斤级超大蓝宝石。截止2016年底,银川开发区共计培育上市企业31家,培育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家,其中装备制造
规模以上企业45家,晶体材料规模以上企业21家,有力的支撑了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
在国家“双创经济”发展政策的指引下,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抢抓先机,在全区率先建成两大运营平台。以银川“iBi”育成中心为平台,融合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知识产权成果服务转化,培育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生物技术、卫星数据应用等新兴技术的高科技服务业,并全力将
银川iBi育成中心打造成为
中阿网上丝绸之路枢纽工程重要的承载基地,重点打造卫星数据应用天基丝绸之路、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中阿信息港、中阿青年创业梦工场等国际化创新、创业平台。截止2016年底,集聚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650家,
从业人员总数达到7000人,
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0亿元,网络交易额达6500亿元,取得自有知识产权累计750项,培育上市企业20余家;建成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科技型企业孵化器、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工业创意设计综合服务平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新科动漫影视制作基地、国家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10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快速崛起的iBi受到了国家、国家部委领导及自治区领导和国内外知名人士的高度肯定,被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称之为“iBi模式”,并向全国推广。以TMT育成中心(银川科技园)确定了以创新、创业、创投为发展目标,以电信、媒体、科技为主要业态,集聚了技术创新、资本服务和创客空间等TMT产业发展的要素资源。TMT育成中心的正式开园运营,标志着iBi和TMT融合发展的新经济带基本形成。截止2016年底,TMT育成中心集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120家,从业人员总数达到1000人,上市企业培育实现零突破。
高端健康消费品产业,依托资源优势迅速聚集。先后引进蒙牛乳业、张裕葡萄酒、沃福百瑞枸杞制品、康师傅和统一饮品、正大、大成饲料等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在开发区投资建厂投产,并成功探索了工业+旅游的新型发展模式。
科技创新与发展
截止2016年底,开发区培育
高新技术企业32家,占全宁夏的52%。培育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工程,汽车零部件、石油化工等6家
院士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9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宁夏)示范基地1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9家,自治区工程实验室10家,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全国驰名商标5件,宁夏著名商标47件,特色产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正在不断增强。
基础设施
为了营造适宜企业创业、发展的优良环境,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步伐。
一是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一方面多方培育财源,做大财政“蛋糕”。落实扶持优势产业发展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多做贡献;同时完善对税务部门税收任务的考核制度,加强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的收入督查,做到应收尽收。另一方面以开发银行信贷资金为主导,其他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各种专款、贴息资金、土地出让资金为补充,确保各项资金及时足额、准确到位,为大规模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积极谋划空间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按照银川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着眼于体现区域特色和时代潮流,着眼于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把开发区各项规划与全市整体规划结合起来,高水平、高标准、高起点地调整完善开发区各项规划,完成了《区域环评规划》、《远景规划》,有的放矢地对用地规划和产业布局不断进行完善调整,为快建设、大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开发区调整合并后,结合自治区和银川市产业布局和总体规划,确定了“完善提高一区、重点建设二区、稳步推进三区”的思路,并认真做好规划,扎实组织实施,从而使开发区建设保持了平衡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三是加大土地清理力度。坚持依法拆迁和人性化拆迁的理念,快速推进土地征购和清理工作,认真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土地清理工作方案,紧紧依靠被拆迁单位的党组织,争取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动员,依法清理、依法拆迁,既讲原则、政策,又讲感情、方法,快速推动了土地清理和拆迁安置,一区(原高新区)一期投入24818万元,征用土地2.66平方公里,拆迁农民房屋21万平方米,涉及4917人。二期征地拆迁安置费总额30392.3万元,征用和收购集体土地5.18平方公里,拆迁农民房屋7.83万平方米,涉及1467人,并在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全体被拆迁人员办理了养老保险;二区(原经济区)投入征地拆迁费1.1亿元,拆迁企事业单位25家,住户1300多户,拆除各类建筑物18万平方米,清理出土地6.5平方公里(含规划控制区2.3平方公里),建设完成安置拆迁户6.75万平方米的住宅楼18幢900套,使所有被拆迁户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消除了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了和谐发展。
四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区(原高新区)一期投入建设资金2.6亿元,建设完成总长15.7公里的13条道路,实现了道路、供电、给水、排水、通信、天然气、供暖、蒸汽、有线电视、场地“九通一平”,园区公共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庭院绿地44万平方米,绿地率30%,一个产业发展、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初见端倪。二期投入资金2.6亿元,建设13条道路,总长27.2公里,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完备;二区(原经济区)投入资金近3亿元,全面展开11条道路(26公里)及配套设施、绿化工程建设,完成文昌南街、经天东路、同心南街、济民东路4条主要道路以及12万平方米的绿化景观带和污水处理厂一座,供电容量达26.3万千瓦,天然气年供气能力达9亿立方米,规划的9个集中供热站正在建设之中,入区企业的供热和供汽均采用天然气方式,电信、有线电视等随道路建设管网已经敷设,基本实现了“
七通一平”。
发展思路与目标
“十三五”期间,开发区坚持以项目带动,加快结构调整,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在发展战略新材料产业方面,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引进上下游企业,成为国家西部地区战略新材料方面的重要战略基地;在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全面实现智能制造,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全国的知名度;在发展现代
生产性服务业方面,以iBi和TMT育成中心为代表,进一步发挥其先发优势和聚集示范效应,实现各项指标倍增;在发展高端健康消费品方面,以张裕和沃福百瑞为代表,加快融合发展步伐,进一步做好工业旅游新文章。开发区坚持对外开放,加快中沙产能合作步伐,以改革开放,推进产业发展。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设立中沙产能合作办事处,用好中沙合资公司平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对接国内有意向“走出去”的企业,宣传中沙产业园及我市情况,储备一批招商引资项目;组织企业到沙特实地考察,达成一批投资意向项目。力争2020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5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13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亿元、本级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培育
高新技术企业45家以上、上市企业40家以上;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R&D)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自主创新率达到30%、科技贡献率达70%以上。努力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宁夏构建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成为宁夏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
党政建设
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形成了团结协作、奋发向上、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
一是抓好思想建设,全面提高机关干部职工政治素养。按照中央和区、市党委的要求,狠抓党的思想建设,通过采取举办干部学习班、座谈会、专题讲座、撰写学习体会文章等学习形式,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学习十六大报告和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以及中央、区、市党委的一系列文件,兴起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提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新理解和新认识,使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成为加快开发区经济建设、实现发展新跨越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是推进管理创新。围绕建设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法制政府的目标,切实加快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简化办事程序,推行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完善投资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建立集中精简、灵活高效、亲商务实的“一条龙、一站式”服务体系。完善机关效能建设制度,认真落实
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
首问责任制、代审代办制等制度。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高效的工作程序。推行电子政务,构建起网络化办公、信息化服务、职能化管理的数字化园区。同时,进一步深化直属企业改革,努力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三是转变工作作风,从领导班子成员做起,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带头深入一线,抓项目,抓协调,抓服务,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抓大事、办事实、求实效,妥善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工作得到有效实施。党工委、管委会坚持
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科学决策程序,建立健全了各项会议制度及议事程序,重大事项及重大建设项目、大额资金的审批,提交党工委办公会或管委会主任会集体研究决定,做到了办事有程序,决策讲科学。各部门也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定工作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到党工委、管委会决策,小到机关内部卫生保洁,都建立了一套内容完善、程序合理、操作简便的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基本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抓好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健全完善机关、直属公司、派驻机构和进区企业基层党组织26个,使所有具备建立基层党组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党的组织。抓住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有利时机,加强党风和思想建设,组织全体党员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工作,切实做到了教育、工作两不误,两促进,顺利完成了第一、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了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的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机关建设、关心职工生活、拓宽与派驻机构的协调沟通渠道等整改措施,建立了长效机制,夯实了党建基础。与此同时,党工委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不断探索具有开发区特色的工会工作新路子,规范基层工会51家,实施职工素质建设,探索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岗位技能练兵、企业文化长廊、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以及“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激励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努力工作,为企业发展、开发区建设多做贡献,并配合自治区总工会成功举办了全国开发区和经济特区第十八次工会工作会议。
六是大力推进
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落实廉政建设各项纪律,组建纪工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部门通力合作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良好局面。
七是加强信访和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时接待和处理来信来访,将不稳定因素锁定在萌芽状态,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为开发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八是加强宣传和对外联络工作,及时宣传开发区建设的新经验、新成就。在开发区调整合并一周年之际,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宣传、举办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参加自治区第一届文化艺术节巡演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展示了开发区干部职工团结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增进了凝聚力,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圆满完成了中央及有关省市领导和国外友好人士的接待任务,为宣传宁夏、宣传银川、宣传开发区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主导产业
机械装备制造产业
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是开发区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宁夏最主要的传统产业。2007年,开发区机械装
备制造产业发展更加迅速。新增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使
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了46家。
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是国家着力发展的
高新技术产业,也是自治区“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在逐步形成的石
嘴山市—银川市—青铜峡市新材料产业的密集带上,银川开发区新材料基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银川经
济技术开发区一直很重视新材料的发展与建设,并把之列为“三大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
的建设和发展,开发区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
化工产业
宁夏是能源大省,同时还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关键要冲所在,充足的能源是宁夏最为宝贵的一笔财
富。依靠这些自然条件,宁夏发展化工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开发区管委会充分利用优势资
源,开发石油、天然气精深加工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并把精细化工列为开发区“三大产业”之一,精心
规划精细化工园。虽说精细化工产业是新兴的产业,但开发区通过几年的建设和经营,已经使之初具规
模。开发区现有化工类企业4家,其中
规模以上企业3家。
动漫产业
动漫基地以现有动漫企业为基础,依托宁夏独特历史文化资源,大力支持相关企业和社会各界文化创意
人才,创办动漫企业和个人工作室,充分发挥全社会的文化创意能力。
现任领导
何 梅:党工委副书记。
樊 斌:管委会二级巡视员。
雷冰海: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陈树新: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
端传军: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王翯磊: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挂职1年)。
王建喜: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白建斌:党工委委员、公安分局局长
谭 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挂职1年)。